泉州市2025届高中毕业班适应性练习卷2025.04高三历史(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把所选答案的序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1.图1为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距今约7000-5000年)与长江流域的屈家岭文化(距今约5300-4600年)出土的彩陶图饰,两者的图案风格与寓意极为相似。这可用于说明A.原始手工业技术先进B.远古先民审美观念形成C.跨区域文化交流互鉴D.南北经济水平差距缩小2.陈嘉豪了解到,西晋时期,指南车已成为帝王出行仪仗。十六国政权中,后赵、前燕、后秦、南燕等先后制造出指南车,并因袭帝王出行礼仪。而《宋书》则称其为“戎狄所制,机数不精”。据此推知,当时指南车A.融合南北技术B.规范礼仪制度C.加剧民族矛盾D.象征政权正统3.表1北宋万安桥造价相关记载出处数额《万安桥记》碑刻一千四百万《泉州地方志》一千四百万两民间传说一千四百万贯注:①万安桥建造年间,泉州府年均收入约为33805贯;②银钱1两约为1000至1500文;铜钱1贯约为770文据表1可知A.万安桥为当时的巨额工程B.白银成为主要货币C.方志比碑刻的可信度更高D.宋朝商品经济发达4.陈嘉豪发现,唐宋以前,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为“天下之中”,北京被视为“夷狄之域”;自元明以来,北京为“天下之中”的观念逐渐成型。这一变化A.推动经济重心向南转移B.适应边疆拓展需要C.缘于交通运输格局改变D.转移战略缓冲地带5.清代乾隆皇帝推崇岳飞,称赞其“战必骁腾惊北骑,地争尺寸守中原”,同时力责宋高宗苟于偏安之举。由此可知,乾隆皇帝意在A.树立忠孝节义的典型B.笼络汉族知识分子C.凸显清朝大一统功业D.稳定地方统治秩序6.1853年10月,法国军官卜拉自上海发出的函件写道:“(皖南)茶叶还是用大船装着,逐日源源而来。”1861年,上海某外国公司委托代理人前往皖南,购买六万五千箱绿茶转至上海。据此可知A.清政府开拓财税的来源B.江南地区外贸受时局影响有限C.近代小农经济加速解体D.列强加紧对长江流域资本输出7.陈嘉豪学习到,1903年,《奏定中等农工商实业学堂章程》规定中等农业学堂的农业科课程有修身、中国文学、算学、物理、化学、体操等,“使将来实能从事农业为宗旨”。这一规定体现了当时A.中体西用思想的贯彻B.新式学堂普遍建立C.农学课程体系的完善D.近代化道路的探索8.穿草鞋、打草鞋成为红军的军事装扮和从军技能。军需供给部门必须要做好“草鞋经”的盘算,并将最大的鞋厂委托给妇女群众。这些做法可用来佐证当时A.组织运作机制与群众动员模式的有效B.军事干部战斗经验的丰富C.政治建设与经济管理环境的相对优越D.战时物资供应体系的完备9.1949年12月,中共中央财经委员会在北京召开首届全国盐务工作会议。会议决定:建立集中管理的盐务机构,实行“就场征税、自由运销”政策,废除封建专商垄断等措施。这一决定A.顺应国家统一财经的需要B.加快公私合营进程C.确立国营经济的主导地位D.提高国民收入水平10.陈嘉豪发现,2021年以来,北京中关村实施对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领域企业最高3000万元研发补贴,外籍人才可享受“直通车”落户;深圳推行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团队,最高资助1亿元的“孔雀计划”。这表明了我国A.推进科技自立自强B.进入创新型国家的行列C.践行教育强国纲要D.加快现代企业更新迭代11.苏美尔城邦遗址中出土一枚楔形文字泥板,载“恩利尔神授予乌尔纳姆王权,令其驱逐欺诈与暴力”。同时期出土的标准化石制量器上刻有“遵王命统一”字样。这反映了A.军事征服建立了中央集权B.政令统一推动商业发展C.王权强化以维护社会秩序D.楔形文字利于神学传播12.13世纪中叶,巴黎大学神学院的一份章程规定,所有入职教师须宣誓遵从教会权威,严禁讲授与《圣经》及教父著作相悖之言论,但在神学论辩中可援引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物理学》之原理。这说明该神学院A.丧失学术自由B.蕴涵理性精神C.保存古典文献D.倡导宗教改革13.1439年,法国查理七世颁布敕令:“禁止任何人擅自招募军队;国王在必要时可对臣民征收军役税”。1484年,查理八世规定骑兵队为和平时期常设军事组织,军役税变为一种常规性税收。这利于法国15.A.走向近代民族国家B.赢得百年战争C.建立民主政治制度D.缓和社会矛盾14.陈嘉豪了解到,19世纪后期,德国政府主导铁路国有化、建立国营钢铁厂、实施关税保护等政策,并颁布《疾病保险法》和《老年和残疾保险法》等社会保障法案。这些举措旨在A.效仿英国推行自由放任经济政策B.通过社会改革消除阶级对立C.协调工业化与社会稳定间的矛盾D.积累军事资源进行殖民扩张产品年份钢铁半成品(万吨)29年石油(万桶)|产量及进口量统铅(吨);分)自产进口量自产进口量自产进口量192755-6020-2526-2970-802,800-3,2009,000-11,000192865-7035-4028-3180-903,000-3,50010,000-12,000192970-7538-4530-3385-953,200-3,80011,000-13,000据表2推知,当时日本A.预防经济危机发生B.意图储备战略物资C.加大海外投资力度D.稳定国内经济秩序16.图2是20世纪50年代创作的一幅漫画。该漫画A.揭露了冷战影响下的国际关系B.呼吁各国积极响应非洲抗争C.肯定了战后非洲民族自决原则D.反映英国殖民主义势力衰落第11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第17题8分,第18题8分,第19题24分,第20题12分,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8分)材料形成于新石器时代后期至青铜时代的“半月形文化传播带”,是大兴安岭与青藏高原之间的一个绵长的地理连接带,揭示了历史上北方民族迁徙流动的一个重要地理文化现象。(如图3所示)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半月形文化传播带”形成的原因及影响。(8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8分)材料图4是1482年根据托勒密《地理学》绘制的《世界地图》,体现了当时的欧洲人对世界的认识。图中按上北下南标识世界,深色部分为海洋,白色部分为大陆,上下边刻画着10个人物形象,对应希腊神话中的风神。图4请从图4中选取两项地理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辨析其真实性。(8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4分)材料一1946年,美国政府推动洛克菲勒基金会为法国科学研究中心提供250,000美元,为35个实验室购买特殊科研设备。1950年,美国通过《世界发展法案》,拨款对较不发展地区进行科技援助,先后与巴西、印度等国达成110个科技援助协议,集中在粮食生产、疾病防治、教育等领域。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科技封锁防线,如禁止英国向中国出口与科技相关的工业制品及科学实验设备。1954年,美国推动建立欧洲核研究组织,加强与非欧洲国家科学家的联系。1957年后,美国领导成立北约科学委员会,美国不断资助欧洲青年人获得优质科技教育,加强了大西洋共同体科技人才的培养。随着匈牙利和波兰发生革命,1958年与苏联阵营的国际科技交流成为正式政策。摘编自洪玲艳《美国科技外交的缘起(1945-1961)》材料二表3时间当代中国科技外交的重大事件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召开,民间对外科技交流迎来春天,恢复与西德、英国等欧洲国家的科技合作。1979年签署《中美科技合作协定》,两国在农业技术、高能物理等领域开展合作。1982年国际科联恢复中国科协的国家会员席位。1996年开放一批科技工业园区,扩大同APEC成员经济技术合作。2001年加入WTO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2012年组织召开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倡导国际科技合作以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能源资源、生态环境、气候变化等问题。2013年以来与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开启创新对话机制;我国科学家在多个国际组织中任要职,深入参与全球科技规则制定,支持我国科技发展从跟跑向并跑、领跑转变。-摘编自罗晖等《当代中国科技外交的实践与特色》(1)根据材料一,概括20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国开展科技外交的主要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评价。(1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78年以来中国科技外交发展的原因。(8分)(3)综合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科技外交的内涵。(4分)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当不同社会和文化传统的人们卷入系统而持久互动的时候,或多或少的文化结果会随之产生。异质文化传统常会引起其他文化传统的反应,如反对、抵抗或接受等。即使人们采纳新的方式,也不可避免地进行文化调适,以弥合固有传统与外来传统之间的差异。摘编自[美]杰里·H.本特利《世界历史上的文化交流》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文化交流”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高三历史试题第8页(共8页)历史参考答案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把所选答案的序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序号12345678910答案CDABCBDAAA序号111213141516答案CBACBD第11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第17题8分,第18题8分,第19题24分,第20题12分,共52分。17.【答案】原因:经济类型(半农半牧)共同性(或经济生活的互补);民族流动迁徙;生态地理环境一致性;生活环境相对宜居(或地理环境因素)。(任答两点,4分)影响: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促进了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开拓了认识中国文明起源的新视野;利于奠定“多元一体”文明格局;为边疆治理提供经验;部分路线演变为“丝绸之路”关键通道;(经济)有利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有利于农耕技术、畜牧技术交流(任答两点,4分)18.【答案】地图中不准确的信息:信息1:图中出现欧亚非三洲。辨析:1492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所以图中缺美洲,说明图有一定的真实性。信息2:非洲大陆轮廓不清晰(或非洲南部与“未知南方大陆”相连)。辨析:因撒哈拉沙漠的阻隔,时人对非洲南部的了解不多。或:非洲南部与“未知南方大陆”相连。辨析:地图显示非洲向南延伸至南极,与假想大陆连接。此观点源自托勒密的“平衡大陆理论,旨在解释地球陆地分布的对称性。1488年迪亚士抵达好望角后,证实非洲南端为开放海域,南极洲直至近代才被发现。因此,这一地理信息属于古典宇宙观的虚构,不符合实际。信息3:地图中陆地多,海洋少。辨析:这与地球以海洋为主得实际情况不符,当时航海技术有限,对海洋的探索不够深入。信息4:印度洋为封闭海洋:托勒密地图将印度洋描绘为被陆地包围的内海,认为非洲与亚洲南部陆地相连。这一观点源于古希腊地理学传统,缺乏实际航行证据。1498年达伽马绕过好望角进入印度洋,证明其开放性,因此该描绘不真实,反映了托勒密依赖理论推测而非实证的局限。地图中比较准确的信息:信息1:地中海地区的信息比较准确;辨析:因为欧洲人对地中海周边有较为深入的认识信息2:地图中欧亚大陆连为一个整体;辨析:因为欧亚大陆通过丝绸之路有东西方的交流和互动。信息3:图中按上北下南标识;辨析:古代按上北下南标在古代航海和地理绘制中,人们通过观测北极星等方式确定北方,进而形成上北下南的方向认知习惯。托勒密的地理学体系中可能也采用了类似的方向标识,这种标识方法有助于人们对地理空间进行有序的认知和描绘,所以从方向标识习惯和当时地理知识体系角度看,具有真实性。(每点4分,不管是准确信息或者不准确信息,任选两点即可,理由和信息各2分;
2025届福建省泉州市高三下学期4月适应性练习历史试卷(含答案)
你可能还喜欢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相关推荐
-
福建省泉州市2025届高中毕业班适应性练习卷语文答案
2025-05-01 02:13
22页
-
福建省泉州市2025届高中毕业班4月适应性练习卷英语试卷(含答案)
2025-05-01 02:13
18页
-
泉州市2025届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四)物理试题
2025-05-01 02:13
7页
-
【日语】泉州市2025届高中毕业班适应性练习卷
2025-05-01 02:13
12页
-
【生物】泉州市2025届高中毕业班适应性练习卷
2025-05-01 02:13
8页
-
2025届福建省泉州市高三下学期4月适应性练习政治试题
2025-05-01 02:13
8页
-
福建省泉州市2025届高中毕业班适应性练习卷地理
2025-05-01 02:13
6页
-
福建省泉州市2025届高中毕业班适应性练习卷化学答案
2025-05-01 02:13
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