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主流思想演变百家争鸣一、概况1.概念:春秋战国时期,各阶层、各政治派别,提出自己的主张,互相诘难、批驳,彼此融合吸收,逐渐形成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过程。2.背景:(社会大变革)经济:井田制瓦解,封建小农经济兴起;政治:分封制瓦解,诸侯混战,士阶层活跃;思想文化:礼崩乐坏,文化学术下移;社会环境:宽松的环境。3.影响: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二、各家1.儒家 (1)孔子:春秋晚期仁:a.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以德治民,爱惜民力,取信于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礼:c.克己复礼曰仁中庸:不过激,要适宜有教无类(阶层流动,社会进步)(2)孟子:战国人性本善;(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仁、义、礼、智)仁政:a.民本;“民贵君轻”“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b.重视小农经济;“夫仁政必自经界始”“使民有恒产”c.春秋无义战,反对兼并战争。(3)荀子:人性本恶;(礼法并用);仁义,王道;以德服人,君舟民水;唯物主义思想: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人定胜天。2.道家老子:道;清静寡欲,顺其自然;无为而治(无为是手段,治是目的);小国寡民;朴素辩证法思想(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庄子:齐物论;逍遥游;追求绝对精神自由;唯心辩证;绝圣弃智等。3.法家:(统治者立场)(1)秦晋法家源流:商鞅重法、慎到重术、申不害重势;(2)韩非子:集其大成a.政治: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理论基础;b.经济:重农抑商(商鞅),盐铁专卖(管仲);c.思想文化:思想控制(焚书坑儒,独尊儒术)。4.墨家:(社会下层立场)墨子:兼爱、非攻、尚贤、节俭;明鬼、节葬、尚同等。科技成就和严密的组织。三、注意:1.各家思想之间有着无数分歧,但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文士、武士、谋士、隐士;韩非师儒;道法同源)2.儒家仁爱,爱有差等。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墨家博爱,兼相爱,交相利。墨子: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视人之家若视其家。3.轴心时代:公元前600年到前300年间,大概北纬30度上下人类文明的重大突破: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的犹太教先知;古印度的释迦牟尼;中国的百家争鸣,老子、孔子。儒家成为正统一、秦到汉初1.秦:法家特征明显(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秦律》;焚书坑儒;户籍管理;以吏为师以法为教)2.汉初:黄老之学,无为而治,与民休息。二、汉武帝时期1.形势:强盛但存在危机。(土地兼并;王国问题;匈奴为患)2.董仲舒:(1)新儒学:吸收法家、道家、阴阳等学说,创立新儒学体系。(2)对策思想: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三纲五常。3.评价:适应或迎合了汉武帝加强统治巩固统一的需要,使儒学成为正统;丢弃了先秦儒学的“民本”思想,是对儒学的篡改和背叛。三、儒学成为正统1.汉武帝的措施:重用提拔儒生;从地方庠、序到中央太学的教育体系、教材、教师为儒学所垄断。2.影响:儒学成为正统,影响波及学术、政治、经济、法律、教育、民俗等社会各方面。3.注意:汉武帝雄才大略,“外儒内法”;汉宣帝“霸王道杂之”。秦始皇、汉高祖及文、景帝对儒家的态度要具体分析。宋明理学背景:1.东汉以来,佛教、道教兴起发展,隋唐时期,与儒家几成三足鼎立之势,只是儒学不像佛道大起大落,地位始终举足轻重,同时,佛、道、儒相互影响,吸收、发展,“三教合一”之势俞显。2.儒学本身在思辨性和理论性方面存在严重的缺陷,面对挑战,儒学吸收佛、道的哲学思想、思维方式、修持方法等,创新完善理论体系,向理学发展。3.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伦理的危机感。二、形成:(1)韩愈:“道统”,复兴儒学;(2)柳宗元:开宋明理学之端绪;(3)北宋五子:形成(“周”“邵”“张”“二程”)(4)朱熹:集大成(5)陆王心学三、发展:(1)从哲学本体论上论证了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儒家伦理道德的真理性、永恒性,使儒学更加思辨化,体系更完整;(2)同时世俗化、普及化(蒙学教材、家谱族规),影响深远。四、程朱理学:万事万物→格物致知(天)理三纲五常陆王心学:心即理→内心反省五、影响:积极: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的形成;消极:束缚了思想;摧残了人性。注:朱熹:存天理,灭人欲;四书:《大学》《论语》《孟子》《中庸》;鹅湖之会;王阳明:知行合一;致良知(人内心所固有的善性)。明清时期对儒学的批判继承1.背景:(1)君主专制强化,官场腐败,社会矛盾尖锐;(2)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小农经济仍占主导地位);(3)文化专制,出现对儒学的批判。2.李贽:追求自由反对神化孔子(孔子是凡人;人人可为圣);判断是非标准要与时俱进(肯定秦始皇和武则天);肯定人的正当欲求,但反对纵欲;同情农民起义,反对歧视妇女。3.三大思想家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 反对君主专制突出点顾炎武:经世致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共同点 经世致用王夫之:唯物主义的集大成者。 工商皆本4.中西比较:(1)同样反对君主专制,明清启蒙思想以先秦民本思想为理论武器,终究没有跳出儒家圈子,而西方启蒙运动,则提出天赋人权、人民主权、社会契约、三权分立等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思想。(2)背景的不同:经济上:前者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但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后者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成为主流。政治上:前者封建君主专制强化;后者资产阶级力量逐渐壮大,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政治逐渐酝酿发展。文化上:前者文化专制(八股取士、文字狱),理学走向僵化,出现反思和叛逆;后者思想解放运动发展(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中国古代科技文学艺术一、科技1.四大发明:指南针,战国(司南)(战争频繁);造纸术,东汉,蔡伦(统一王朝及官僚体制的发展);火药,唐朝(道教);活字印刷,北宋,毕昇(商品经济,科举制的发展,书院的兴盛)。***推动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兴起发展,但非决定力量。2.传统科技(1)数学:东汉《九章算术》;祖冲之,圆周率;算筹、算盘。(2)农学:四大农书:西汉《氾胜之书》;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元王祯《农书》;明徐光启《农政全书》。(3)天文:战国《甘石星经》;唐一行和尚测量子午线,编《大衍历》;元郭守敬,“简仪”,《授时历》。(4)历法:二十四节气(5)中医:a.理论基础:阴阳五行学说。b.四大经典:战国《黄帝内经》、汉《难经》、汉《神农本草经》、东汉“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人工呼吸)(秦汉以来医药学集大成,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c.扁鹊;华佗;孙思邈;金元四大家;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针灸等。3.发达的宋代科技(1)表现:沈括《梦溪笔谈》;“延川石液”;印刷术(走私书籍);《营造法式》;航海星图,航海指南针;《新仪象法要》;《数学九章》等(2)原因:推崇文治,政治开明;农业发达,经济繁荣;科举发展,文化繁荣;商品经济,对外交流;民族融合等。4.特点:(1)实用性(2)与农业密切相关(3)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天人合一思想对天文学的双重影响)5.“李约瑟难题”。二、文学1.《诗经》(黄河流域)《楚辞》(长江流域)2.汉赋:司马相如(大汉雄风;百颂而无一讽)3.唐诗:杜甫,由盛转衰。(科举)4.通俗化趋势(商品经济发展,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扩大)(1)宋词:婉约派(李清照);豪放派(苏轼、辛弃疾)(2)元曲: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马致远)(3)明清小说:六大名著;红学;明汤显祖《牡丹亭》、清孔尚任《桃花扇》。三、书法1.汉字:(1)甲骨文→金文→大、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2)总趋势:由繁到简;象形到符号化;多形到定性。(3)作用:维护统一;传承文明。2.书法艺术的形成:魏晋时期,钟繇、王羲之。(审美价值的独立) 楷书:正书;实用性:唐楷之颜体、欧体、柳体。3.特征: 草书:艺术欣赏:“草圣”张旭。行书:两者兼之:王羲之“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四、绘画1.国画:得意忘形,追求意境2.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唐“画圣”吴道子《天王送子图》;阎立本《步辇图》。3.风俗画: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经济繁荣)4.文人画:集书法、绘画、篆刻、诗词于一体,主要反映作者的精神追求,画梅、兰、竹、菊、荒草、枯木、怪石等。王冕、唐寅、八大山人、郑板桥等五、戏曲艺术1.戏曲之祖:昆曲2.京剧:乾嘉落户,同光扬名,民族瑰宝。3.作用:艺术欣赏;社会教化。4.秦腔:阿宫腔六、史学:1.成就 编年体:《春秋》;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纪传体:西汉司马迁《史记》 纪事本末体:南宋袁枢《通鉴纪事本末》 史学评论:唐刘知几《史通》 典章体:唐杜佑《通典》2.古史特点:连续性和统一性;官修史书发达(政治性和致用性);受儒家思想影响。七、历代文化阶段特征:1.夏商周:源头《易》 2.春秋战国:奠基;百家争鸣3.秦汉:丰富发展;统一性与多样性 4.魏晋:民族融合,三教融合5.隋唐:兼收并蓄,博大精深,全面辉煌,影响世界。6.宋元:科技文艺又一高峰 7.明清:承古萌新(科技文化总结期;民主启蒙,西学东渐)
中国古代主流思想和科技文艺--备战2023届高考历史知识清单(人教版)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相关推荐
-
中国古代经济--备战2023届高考历史知识清单(人教版)
2023-11-23 12:21
4页 -
资产阶级民主政体--备战2023届高考历史知识清单(人教版)
2023-11-23 12:21
4页 -
第二章 函数(原题版)
2023-11-25 21:47
6页 -
第九章 排列组合与二项式定理-备战2024年高考数学专题测试模拟卷(新高考专用)(原题卷)
2023-11-25 21:47
7页 -
第三章 导数及其应用(原题版)
2023-11-25 21:47
5页 -
第六章 复数与平面向量-备战2024年高考数学专题测试模拟卷(新高考专用)(原题卷)
2023-11-25 21:47
6页 -
第九章 排列组合与二项式定理-备战2024年高考数学专题测试模拟卷(新高考专用)(解析卷)
2023-11-25 21:47
12页 -
第八章 解析几何(直线与圆、圆锥曲线)-备战2024年高考数学专题测试模拟卷(新高考专用)(原题卷)
2023-11-25 21:47
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