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五文档>基础教育>试卷>2023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历史风向卷(二)(学生版)
2023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历史风向卷(二)(学生版)
格式:docx页数:4页大小:1.1 M上传日期:2023-11-23 11:11浏览次数:324 侵权/举报

机密启用前 姓名准考证号2023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历史风向卷(二)注意事项: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周初,统治者在把商代的“人神之礼”改造为周代的“人际之礼”的过程中,引入了“德”的理念和规范,形成了天命与德治、天命与民意相结合的辩证统一。据此推断()A.周礼强调社会规范B.周朝“天命”至高无上C.“德治”始于周朝D.儒家思想精华源于周礼2.汉武帝封禅泰山,“泰山刻石文”铭曰:“四海之内,莫不为郡县,四夷八蛮,咸来贡职。与天无极,人民蕃息,天禄永得。”这说明汉武帝()A.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了郡县制B.追求汉朝“大一统”的目标C.施政理念体现儒家民本思想D.较早具备了中华民族的意识3.“此心若无人欲,纯是天理,是个诚于孝亲的心……这诚孝的心便是根,许多条件便是枝叶,须先有根然后有枝叶,不是先寻了枝叶然后去种根。”下列对这一说法解读准确的是()A.加强道德修养方可接近天理B.天理与人欲根本对立C.探究万事万物以明道德之善D.三纲五常乃立德之本4.明代以前,士大夫们积累财富的方式通常是买地;明代以后很多士大夫开始经商,用钱来投资或者做生意。这一变化从侧面反映了()A.商人的地位发生根本性改变B.重农抑商政策明显松弛C.商业繁荣推动社会观念变革D.“工商皆本”观成为主流5.《清史稿》记述清代选举,说是:“世祖统一区夏,顺治元年,定以子午卯酉年乡试,辰戌丑未年会试。”次年,又“颁科场条例”,一循明代“旧例”,着意于明示其君权承接的是与明同样的文化,实质上反映出()A.清朝借科举笼络汉人B.满汉文化具有同一性C.权力与文化相互依傍D.科举取士巩固大一统6.关于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的领袖和主体是何人,历来众说纷纭。下表列举了相关观点,据此可以得出()史料来源关于领袖是何人关于主体是何人广东省文史馆(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农民韦绍光当地农民和打石、丝织工人《鸦片战争档案史料》收录的清军主帅奕山奏折义勇头人职员邓彰贤、薛比高曾获清军火药资助的“义勇”广州越华书院主持人梁廷枏《夷氛闻记》当地举人何玉成乡绅领导的“社学”《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史料》收录的参加抗英斗争的水勇头目林福祥记录林福祥本人林家水勇A.历史研究应准确考证史料B.官方史料更具有权威性C.亲历者的回忆录接近史实D.任何史料都是主观产物7.针对反对者“电线杆有碍风水”的观点,在讨论接线入京师问题时,李鸿章指出,“遍立电杆,既易损伤,且骇观听”,主张“改设地线”。李鸿章建议铺设地线,可推断()A.开展洋务的阻力较大B.“中体西用”有其局限性C.洋务派科学意识较强D.民用工业引进西方技术8.孙中山于1894年1月在《上李鸿章书》中写道:人尽其才,地尽其利,物尽其用,货畅其流,是治国之大本……只仿行西法以筹自强,而不急于此四者,徒惟坚船利炮之是务,是舍本而图末也。据此可知,孙中山主张()A.进行社会变革B.引进近代科技C.建立民主共和D.发展农工商业9.下图是1954年的宣传画《锻炼身体,建设祖国!》。该画()A.反映了抗美援朝期间人们积极锻炼身体报效祖国B.鼓励人们锻炼身体积极投入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C.体现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人们的生产建设热情D.宣传了体育锻炼为三大改造的革命事业服务的宗旨10.下表为1977年到1982年我国高考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表。由此可见年份报考人数(万)高校录取人数(万)录取比例年份报考人数(万)高校录取人数(万)录取比例1977年57027.34.80%1980年333288.41%1978年61040.26.60%1981年2592810.81%1979年468.528.46.06%1982年1873217.11%A.“科教兴国”战略初见成效B.高等教育逐渐与改革开放相适应C.高等院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D.思想解放推动高等教育良性发展11.罗马法规定:对企图自立为王者可不加审判而杀之;由公民掌握对国家权力的最终控制权,任何人担任公职必须经公民同意,擅自任公职乃死罪。该规定()A.破除了贵族的权力垄断B.具有主权在民的特点C.保障了平民的民主权利D.否定君主制的合法性12.于欧亚非地区而言,美洲对旧世界作出的真正正面贡献,是它的植物大军。原产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等粮食作物,在欧亚非地区广泛种植传播所产生的积极影响是()A.改变了欧亚非地区人们的饮食结构B.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资本原始积累C.极大缓解人口增长带来的粮食压力D.商品种类增多促进世界市场的扩展13.美国制宪会议代表及《美利坚合众国宪法》起草和签署人之一詹姆斯·麦迪逊说:“在设计一个由人来统治人的政府时,最大的困难在于:你必须首先使政府有能力控制被统治者;其次要强制政府控制自己。”由此可见他主张()A.建立有效而有限的中央政府B.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C.完全抛弃邦联制的历史传统D.实行分权制衡的原则14.图1和图2分别为沙皇时代和苏联时期工业总产值在世界工业中的比例,由此可知()图1图2A.苏联工业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B.沙皇俄国农奴制残余较重C.新经济政策促进苏联经济发展D.新的世界经济秩序已形成15.1969年,美国尼克松总统在关岛发表“新亚洲政策”演说,首次提出,在亚洲盟国的国内安全和军事防卫问题上美国将不再包办,除非存在某个核大国的威胁,美国将鼓励并有权期望逐渐由亚洲国家本身来处理,逐渐由亚洲国家本身来负责。这表明A.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已丧失B.经济“滞胀”是美国政策转变的根源C.美国重新调整对苏联的政策D.美国迫于形势实行“局部收缩”战略16.21世纪经济全球化和地区经济一体化趋势下,非洲的众多国家也强化了联合。但非洲国家发展极不平衡,实现整个非洲经济一体化还无法在短期内实现;非洲有十余个地区经济一体化组织,它们的一体化程度参差不齐,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不同的区域共同体贸易规则互相冲突。据此推知区域发展()A.须经济发展与亲诚惠容理念并举B.导致战后非洲矛盾冲突C.须有强大经济实体为主导并整合D.阻碍了非洲一体化进程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 以下两幅图片分别为唐长安城和宋开封城平面示意图。唐长安城平面图(宋开封城平面图)材料二 中国古代的官僚政治发展到宋朝已经相当完备、成熟,也可以将其更确切地称之为文官政治,或是士大夫政治。两宋时期,文臣群体的政治地位不断提高,以科举出身为主体的文官队伍成为政治的中坚力量,独具特色的文臣士大夫政治体制得以确立。这种政治体制的确立是唐五代以来社会结构变化和经济文化发展的产物,同时也与宋代的科举制度、崇文抑武国策等因素密切相关。宋代处于中国古代社会承上启下的转型时期,从唐代开始的社会经济结构和阶层结构的变化,在宋代得以最终完成。在经济结构上,传统的土地国有制崩溃,土地私有制得以迅速发展,土地转移和流通的频率加快,租佃契约关系得以确立。这种变化诱发社会结构随之发生变化,传统的门阀士族势力退出历史舞台,庶族地主取而代之,平民社会的因素开始显现,社会流动性空前加强,为宋代士大夫阶层登上政治舞台准备了条件。(1)对比两幅图片,并结合所学概括宋代开封城与唐代长安城相比有何变化。(8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文官政治形成的原因。(6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 清朝最后二十年,富强国家、普及教育逐渐成为清末社会各界共识,而语言是普及教育的工具。一时间,语言文字改革开始受到朝野的共同关注,切音字运动由此兴起。从设计拼音文字辅助识字出发对传统汉字进行改革。运动初期,以来自方言区的、民间的中下层知识分子为主导,以各地方音为基础语音的方案一一涌现,其中以北京音为标准音的“官话字母”在当时有天然的普及优势。到中后期,随着上层知识分子的加入,切音字运动开始得到官方的支持,基础语音开始向官话和多方言混合的两个方向发展。——摘编自黄晓蕾《论清末切音字运动及其现代意义》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面对快速扫除文盲的需要,许多文字改革者提出了进行汉字改革、推行拼音文字的呼吁。很多东欧人民十分关注中国的文字改革,他们想学习中文,想进一步认识新中国,但汉字却让他们望而生畏。由于汉字形体的繁复,在参加国际会议时,中国的函件、报告、文章不能像拼音文字一样,只需用一架包括二三十个字母的打字机和发报机,就可以打出来、发出去,而需要经过翻译的工作,译成明码、密码,一收一发至少要译两道,费事又费时。1958年2月1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正式通过了采用国际通用的拉丁字母的《汉语拼音方案》。(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末切音字运动兴起的背景,并简析其特点。(6分)(2)据材料二,分析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颁布《汉语拼音方案》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文字改革的认识。(8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经过两次世界大战后,英美两国结成了一种战略盟友关系——英美特殊关系。英美两国都深受希腊、罗马文化以及基督教教义影响,这为英美特殊关系的确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战后,英国经济凋敝,百废待兴。1945年12月6日签署《英美政府财政协定》,规定:英战时所欠的270亿美元的物资款,除去英国已支付的款额,美国只要求英国偿还6.5亿美元;截止到1951年12月以前,美国将向英国提供37.5亿美元的巨额贷款,年利率为2%。这为英美特殊关系的形成与快速升温提供了现实条件。英国的传统外交一直试图在欧洲维持一种均势的局面。两次世界大战的打击,使得英国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摘编自张贺《英国加入欧共体过程中的英美“特殊关系”研究》材料二二战以后,美国在对待欧洲一体化方面一直采取了积极的态度。美国给英国施加了很大的压力,美国一直以来都希望英国加入欧洲联合运动并在其中起领导作用,只是英国坚持三环外交,美国才不得不转而支持法德。在美国的援助下,欧洲经济快速复苏。戴高乐上台后,法国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越来越起到领导地位,这直接打破了西欧的均势。欧洲经济共同体建立之后,英国便组建自由贸易联盟与之相抗衡。两个组织间的对抗不但影响到北约的团结,而且也不利于美国经济的发展。从1957年到1973年,历时十余年,英国最终成为欧洲共同体的正式成员。——摘编自郭付林《英国加入欧共体进程中的美国作用》(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英美特殊关系产生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对美国支持英国加入欧共同体的政策进行评价。(6分)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 2021年11月4日,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在上海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视频发表主旨演讲:“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决心不会变,同世界分享发展机遇的决心不会变,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的决心不会变。”中国将继续实行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当前,世界经济面临新冠肺炎疫情、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等多重冲击,疫后全球经济复苏仍稍显脆弱。但是,中国坚定地认为,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大势,各国分工合作、互利共赢是最终解决方案,国际经济联通和交往仍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中国如期举行第四届进博会,不仅彰显了坚定不移地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也是积极为全球经贸伙伴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希望各方通过合作促进全球经贸复苏的初衷。——摘编自周晋竹《连续举办进博会背后是持续扩大开放的决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选角度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史论结合)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PDF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