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五文档>基础教育>试卷>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格式:docx页数:14页大小:174.5 K上传日期:2023-11-26 16:48浏览次数:157 侵权/举报

2023年10月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高2021级高三语文模拟试题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其中试题卷共8页,答题卡共6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同时用2B铅笔将考号准确填涂在“考号”栏目内。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①在日前举行的一个学术研讨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汉中分享了一个有趣的小故事:科研人员在饲养小白鼠时,如果饲养在小笼子里,它会顺着小笼子的边缘跑。后来,将小白鼠养在更大的笼子里时,发现小白鼠还是习惯性地按以前在小笼子里的轨迹跑。王汉中将这种现象称为“小白鼠效应”。②其实,科学研究中的“小白鼠效应”并不少见。随着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交叉学科、新兴学科不断涌现,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也应该随之调整,与时俱进。但是,仍然有一些科研人员坚持“老把式”,采用单一学科的理念、知识和方法去研究新问题。例如,在植物保护领域,传统的病虫害防治采用背负式喷雾器来打农药。如今,采用无人机喷洒农药,不仅效率高,也更节约。在这种情况下,在研究调查田间病虫害防治效果时,如果不懂无人机技术、不愿意研究卫星导航技术,恐怕就要跟现实“脱节”了。③学科交叉是现代科学技术创新的一条重要路径。据统计,近20年来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中,交叉研究成果占比已超过1/3。在这种大趋势下,如果仍然只盯着单一学科的“一亩三分地”,不愿走出“舒适区”,忽视交叉学科,就势必导致“小白鼠效应”,这既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也不利于创新成果的产生。④抢占科技制高点,需要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当前,许多重大发现和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常常涉及不同学科的相互交叉和相互渗透。越来越多的原创性、引领性成果产生于学科交叉、技术集成。⑤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同样需要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学科交叉融合是加速科技创新的重要驱动力,强化学科交叉、寻求新的科研范式,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途径。这要求科研人员摆脱惯性思维,抓住科研范式变革的机遇,凝练新的科学问题,促进各学科间不断融合,取长补短,推动学科交叉融合迈上新台阶。⑥推进学科交叉融合,要加强面向重大战略需求和新兴科学前沿交叉领域的统筹推进,建立学科交叉融合资助机制和资源配置模式,促进多学科对综合性复杂问题的协同攻关。同时,要尊重不同学科的特点,鼓励个性化发展,建立对交叉科学研究有效的评审机制和评价体系,培育自由包容的学术生态。⑦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一些重要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已经呈现出革命性突破的先兆,新的学科分支和新增长点不断涌现,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势不可挡。2021年初,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通知,决定设置“交叉学科门类”,这对于增强学术界和行业企业、社会公众对交叉学科的认同度,为交叉学科提供更好的发展通道和平台,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广大高校和科研院所用好学科交叉融合这个“催化剂”,打破传统的学科专业壁垒,为取得更多原创成果、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新贡献。(摘编自蒋建科《用好学科交叉这个“催化剂”》)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科学研究中也有“小白鼠效应”,其特点是采用单一学科的理念、知识和方法研究新问题,坚持“老把式”。B.学科交叉是现代科学技术创新的必然路径,没有学科交叉,就没有科技创新。C.只要坚持学科交叉融合,就能抢占到科技制高点,彻底实现科技自立与自强。D.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同时尊重不同学科特点,就能培育自由包容的学术生态。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用“小白鼠效应”,阐释了科学研究中类似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之不可取。B.文章通过无人机喷洒和背负式喷雾器打农药对比,论证了新科技方法的作用。C.文章引入论题后,先从科技创新的路径角度切入,然后逐层深入地展开论证。D.文章结尾从“交叉学科门类”设置的角度,论证了用好学科交叉的积极意义。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和产业变革的加速,单一学科必将被学科的交叉融合取代。B.在当今时代,用好学科交叉融合这个“催化剂”是产生创新成果的重要路径。C.“交叉学科门类”的设置,有助于提升交叉学科的社会认同度,促进其发展。D.科技发展促使交叉学科不断涌现,学科的交叉融合反过来又将推动科技发展。(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在新中国文学中,一直有一个重要的任务:通过人物主体的建立表现国家主体和现实的意义秩序的建立。冲突结构的设置,权威叙述者身份的确立,其目的就是塑造英雄人物——拥有作为信仰和行动来源的主体性的个体。正如冲突的结构必须在权威叙述者的聚焦之下才能产生文本的意义,个体在冲突结构中要获得主体本质也必须将权威叙述者的声音灌录进个体的身体。亦即表现为叙述者和人物的统一,这样人物才拥有高于行动的内心力量。这直接影响到小说人物塑造的方式,它必须抛弃故事和外部描述的手段,而采用进入人物内心的方式。阎纲指出《创业史》在人物塑造方面受到列夫·托尔斯泰的“灵魂辩证法”和鲁迅的“写灵魂”的影响,并认为这“有着很现实的意义”。李希凡也认为《创业史》如果“不是那样广阔地展开了人物内心世界的描绘”,就“不可能把那还是在社会主义萌芽生活里的新人梁生宝的共产主义风格,描绘得那样深刻感人”。这就不仅仅是对《创业史》的人物塑造技巧的探讨,而是为当时小说的人物塑造方法做了普遍性的规范了。叙述者的声音和人物的合一,也就是“主题提炼,总是通过形象,或与形象血肉相连地进行的”,是要使“思想政治倾向成为作品的内在的力量和真正的生命”。严家炎则称之为要“化党的思想为自身血肉”。不过,既然存在着“相连地进行”和“化”的过程,就表明二者仍有距离。这种要求显示了意识形态对个体的主体本质的建构要获得合理性,除了将意识形态转化为“历史权威”之外,还必须诉诸人物可理解的性格特征。这种可理解的性格特征的内涵是什么,获得“真实性”的可理解性又从何而来?这是《创业史》出版后围绕梁生宝形象塑造而引发的一场争论的一个焦点。争论的一方从艺术价值(成就)的角度认为梁生宝的形象不如梁三老汉来得立体和丰满,其原因是作者没有“紧紧扣住”“农民的气质”,并将此归结为作家的生活根基还不够“丰厚”。而之所以“怀疑这个人物(指梁生宝)的思想水平和政治头脑,怀疑这个人物的灵敏的政治眼光和理论水平,怀疑这个人物发现生活中平凡事件的深刻意义的可能性”,是因为“用一个并不恰当的艺术标准套在新人物的身上”,且这种艺术标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争论的另一方则将梁生宝的性格特征阐释为“有明确的社会主义自觉性和坚定的革命精神”的“革命新人”。有研究者将阿Q、朱老忠、梁生宝这三个人物看成是具有历史目的发展过程的三个标志,这既表明了梁生宝的新本质和阿Q、朱老忠的具有质的不同,同时也为梁生宝本质的确立提供了历史的合法性前提。“旧农民”和“新农民”这两个概念的区分意味着两种话语的转换和新的主体本质开始建立,“新农民”形象同时也是“整个国家的形象”,意味着这也是文学中新国家的主体本质和现实意义秩序的建立。不过,以往的文学传统仍不可漠视。就像人们尽管承认梁生宝新本质的存在,但还无法将这种存在视为“自然”,还要诉诸合理性的证明一样,新的文学想象由于缺乏历史的累积还难以将自身的文学经验沉淀为“惯例”和阅读期待并进而形成新的“传统”。不过,就《创业史》的写作来说,它在总体上是完成了意识形态对新中国文学长久的期盼,这里的总体不但是指“主题”的提炼,“英雄人物”的塑造,更是指形式的寻找,一种并不只属于某个作家的个别形式,而是属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文学的带有普遍性形式的寻找。而我们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创业史》是“成功的”。(摘编自萨支山《试论五十至七十年代“农村题材”长篇小说》)材料二:有学者对梁生宝颇有异议,认为他总能从原则出发,由理念指导一切,“哪怕是生活中一件极为平凡的事,他也能一眼就发现它的深刻意义,抓得那么敏锐,总结得那么准确。这种本领,一般参加革命若干年的干部都很难具备。”而柳青却认为,所谓“理念活动”正是梁生宝这一先进人物形象的重要特征。柳青更愿意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位“无产阶级先锋队战士”,而不仅仅是一位农民先进分子。梁生宝的内心情感可能是单向度的,或是西方小说理论中所谓的“扁平”人物。与作品中不断发生自我冲突的梁三老汉、郭振山比较,其内心的戏剧性不强。梁生宝的特点在于:他在一个日常环境中,对“大意义”充满了执著的追求,“雄心勃勃地肩负起改造世界的重任”,充分意识到自己所从事工作的“历史意义”。梁生宝内心的不断反省,区委书记和县委书记在关键时刻对梁生宝的指导和帮助,加上一位眼光敏锐的叙述者从旁点评,这就在叙述效果上造成了梁生宝互助组经济行为的政治意义之“叠加效应”。柳青叙述梁生宝在经济活动上的“创业”的起步过程,其用意不仅在表现农业生产活动和生产方式的改变本身,这只是《创业史》的小主题,其大主题则是,梁生宝通过组织互助组的创业活动,教育、带动农民们走社会主义道路,在琐碎、日常性的经济活动过程中,逐渐构筑起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大厦。(摘编自余岱宗《“红色创业史”与革命新人的形象特征》)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人物塑造方面,受“灵魂辩证法”和“写灵魂”理论的影响,《创业史》更加侧重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描绘。B.《创业史》运用“叙述者和人物合一”的方式,力图通过梁生宝这个典型人物形象表达特定的思想政治倾向。C.《创业史》深入人物内心的创作方式,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村题材小说创作提供了具有普遍性的规范。D.表达农业生产活动、方式改变的小主题和表现引领人民走向社会主义的大主题,也是《创业史》的成功之处。5.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梁生宝形象的典型性体现在他和阿Q、朱老忠一样,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标志,是代表国家形象的革命新人。B.梁生宝的“新农民”形象还无法被视为“自然”,其合理性也有待证明,但它完成了意识形态对新中国文学的期盼。C.有学者认为,梁三老汉的形象写得比梁生宝更为立体和丰满,是因为梁三老汉有不断发生的自我冲突,内心戏剧性强。D.梁生宝的自我反省、上级领导的指导帮助、叙述者的参与构成的“叠加效应”加强了人物的真实性和可理解性。6.有学者评价,梁生宝是西方小说理论中的“扁平人物”。柳青为什么要将梁生宝塑造成为“扁平人物”?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概括。(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文游台汪曾祺文游台是我们县首屈一指的名胜古迹。台在泰山庙后。泰山庙前有河,曰澄河。河上有一道拱桥,桥很高,桥洞很大。走到桥上,上面是天,下面是水,觉得体重变得轻了,有凌空之感。这正是杂花生树、良苗怀新的时候,放眼望去,一切都使人心情舒畅。澄河产瓜鱼,长四五寸,通体雪白,莹润如羊脂玉,无鳞无刺,背部有细骨一条,烹制后骨亦酥软可吃,极鲜美。这种鱼别处其实也有,但我的家乡人认定这种鱼只有我的家乡有,而且只有文游台前面澄河里有。不过别处的这种鱼不似澄河所产的味美,倒是真的。因为都经过冷藏转运,不新鲜了。泰山庙亦名东岳庙,差不多每个县里都有的,其普遍的程度不下于城隍庙。所祀之神称为东岳大帝。泰山庙的香火是很盛的,因为好多人都以为东岳大帝是管人的生死的。每逢香期,善男信女络绎不绝,一进庙门就闻到一股触鼻的香气。正殿的对面有一座戏台。戏台很高,下面可以走人。这倒也好,看戏的不会往前头挤,因为太靠近,看不到台上的戏。大都是站着的,也有自己从家里扛了长凳来坐着看的。唱戏的是“草台班子”,没有什么名角,也没有什么好戏,唱的是京戏,但有些戏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PDF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