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五文档>基础教育>试卷>2025届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高三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5届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高三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
格式:pdf页数:11页大小:778.2 K上传日期:2024-11-07 13:24浏览次数:144 侵权/举报

秘密★启用前【考试时间:10月29日8:00-10:30】昆明市五华区2025高三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学校、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及填涂准考证号。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敦煌文化既传承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又闪耀着其他国家和地区文化的璀璨光芒,形成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敦煌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多元包容的历史产物,也是“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和谐交往的历史证明。敦煌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对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具有独特的意义。因此,保护好敦煌文化,让民族记忆长久流传,让子孙后代都能从中汲取精神食粮,是历史赋予的重大责任,也是构建和维护民族共同体的重要使命。历史上,保护的缺失给敦煌莫高窟带来巨大伤痛。经过千年的漫长岁月,莫高窟受到自然力和人类活动的长期影响,石窟崖体及壁画、彩塑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由于缺少保护意识和保护机构,莫高窟长期无人管理,遭到了严重损害。20世纪初,西方探险家来到敦煌,有的盗走敦煌写卷,有的对敦煌壁画、塑像进行破坏性盗窃。一些和尚道士为解决住房问题,在较大的洞窟内外筑起炕床,打造炉灶,使千佛洞壁画有一部分被毁坏成黑漆一团。1944年1月1日,在一些有识之士的共同努力下,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在莫高窟正式成立。从此,敦煌莫高窟才得到了真正的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敦煌莫高窟的保护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古老的莫高窟在新时代重新焕发光彩。2016年4月,在全国文物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保护文物也是政绩”,提出文物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要求“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摘编自赵大旺《莫高窟的保护、开发及敦煌文化的当代启示》)材料二:敦煌莫高窟由于地处偏远,生活艰苦,很难吸引人、留住人。可是有一位留法归来的著名画家,毅然留在了这里。他就是常书鸿先生。20世纪40年代,常书鸿先生来到敦煌的时候,莫高窟已经五百多年无人管理,几乎是一片废墟。他毫不畏惧,不仅没有走,还把已经在重庆安家的妻子、儿女全都接来了莫高窟,全家在此落户。1945年抗战胜利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后,第一批到艺术研究所工作的人几乎都先后离开了敦煌,而常书鸿先生仍然不走。不仅如此,他还四处招募青年人才,以便重整旗鼓。段文杰就是这些青年人才之一。1984年,段文杰先生成为敦煌研究院第一任院长。他带领全院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学习和引进了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的先进理念、先进技术、先进经验,积极培养保护人才,使得研究院的保护水平迅速提高。敦煌石窟的保护从过去对壁画的看守性保护、抢救性保护走向科学性保护,以真实、完整地保护莫高窟本体及其赋存环境为目标,逐步建立了石窟本体壁画抢救性保护的科学技术体系。这个时期,敦煌研究院保护修复的科学技术逐步与国际接轨,在中国古代壁画和土遗址的保护研究领域居于领先地位。多少年来,在保护莫高窟这座人类绝无仅有的文化遗产过程中,多少像常书鸿、段文杰一样的莫高窟人,以青春和生命诠释了“莫高精神”。在敦煌研究院的一面墙上,写着这样一句话:“历史是脆弱的,因为她被写在了纸上,画在了墙上;历史又是坚强的,因为总有一批人愿意守护历史的真实,希望她永不磨灭。”(摘编自顾春芳《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材料三:壁画是敦煌莫高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自然风化及重大自然灾害的影响,壁画承受着酥碱、起甲、空鼓、脱落、粉化、褪色、变色等多种病害的威胁,日益增加的游客也为壁画的保护工作增加了更多难题。20世纪40年代,人们就开始对莫高窟进行保护,临摹复制大量壁画,之后采用现代摄影、摄像等技术记录壁画的信息和变化,这些图像资料存在保存难以持久、复制容易失真等严重问题。此外,传统的壁画保护修复工作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性。数字化壁画保护修复工作能够将壁画信息永久保存,并能够利用计算机对壁画进行虚拟修复、辅助进行壁画保护、辅助进行壁画临摹、实现壁画真实感虚拟展示等工作。其中,壁画临摹辅助系统由边缘提取模块、矢量化模块、构图元素替换模块、精细修改模块、着色区域选取模块、颜色检索模块、区域绘制模块组成。在使用壁画临摹辅助系统的时候,先对数字化获取到的壁画图像进行边缘提取;再对得到的部分边缘进行矢量化处理;又对照矢量化的线描图元素样本库,进行交互替换,或填补严重损坏、缺失的构图元素;然后进行精细修改,输出尽量满足艺术家需求的线描图;接着确定精确的着色区域;又在壁画色彩知识库中选取适当的颜色;最后选取适合的笔刷模型,在选定区域内进行绘制,从而给艺术家提供配色方案或者给文物保护者提供颜色研究的虚拟展示。数字化壁画保护修复为壁画的物理保护修复过程提供了充足的科学依据和测试环境,将保护工作的危险性降至最低。可以说,数字化的文物保存修复、研究开发的技术将使文物研究与保护的方法与手段跨上一个新台阶,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使我国从文物保存大国向文物保护研究大国发展。(摘编自潘云鹤、鲁东明《古代敦煌壁画的数字化保护与修复》)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敦煌文化是多元包容、特色鲜明的文化,它既有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又吸纳了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优秀文化。B.敦煌莫高窟从得到真正的保护,到它在新时代重新焕发光彩,离不开有识之士的共同努力与国家的大力支持。C.段文杰先生推动敦煌石窟的保护走向科学性保护,相关技术逐步与国际接轨,在文物研究领域居于领先地位。D.自然风化破坏、重大自然灾害影响和游客增多等原因给壁画保护修复带来难题,而传统技术难以解决这些难题。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2.下列对材料三中“壁画临摹辅助系统”运作流程的梳理,正确的一项是()(3分)A.①构图元素替换②精细修改③区域绘制④着色区域选取B.①边缘提取②精细修改③区域绘制④着色区域选取C.①构图元素替换②边缘提取③着色区域选取④区域绘制D.①边缘提取②精细修改③着色区域选取④区域绘制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在介绍莫高窟无人保护的历史时,举西方探险家、和尚道士的例子来进行说明,具体可感。B.材料二引用敦煌研究院墙上的话,主要是为了强调敦煌文化的价值,以及保护修复莫高窟的重要性。C.材料三用“边缘提取模块”“矢量化模块”等术语介绍数字化技术,体现出一定的科学性和专业性。D.三则材料先概述了敦煌文化的价值、被破坏及保护的历史,再叙写莫高窟人,及介绍数字化技术。4.请根据材料二简要概括“莫高精神”的内涵。(4分)5.我们该如何“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请结合三则材料简要说明。(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一棵大树进了天堂杜怀超这事还得从祖父说起。那时候大树还是棵幼苗,不足半人高,浑身光秃秃的,没有枝叶。祖父从料峭的春天里把树苗拿回家,我们都有点诧异。要知道祖父是爱我们的,他一人在淮河对岸的粮站上班,一回家总是大包小包的带给我们,而只带一棵树回来,这是很少有的事。祖父把树栽在院门左边的空地上,显眼、突兀。祖父一改往日的慈祥和温和,吩咐父亲:你得把树看好了。这是留给他自己的树。父亲也很诧异,太早吧?什么太早?我们疑惑着。后来才明白,这是祖父给自己栽的树,作棺木之用,也就是说,祖父在为自己的归宿绸缪。从此,那棵树在我心中占据着神圣的位置,给它浇水、除草、施肥,在四周扎上褐色的木栅,担心被路人踩断,被牛羊撞倒……我想补充说明的是,对于乡村的人来说,树贱,一切从填饱肚子出发。柳树可以祭祖时扦插几支,桑果、榆钱要充当粮食的配角……充当生活的物资,这就是一棵树的最大功德了。黑布鞋,黑绸裤,中式蓝色马褂,外加一顶带有帽檐的藏青色单帽,这是祖父留给祖母一生的印象,也是定格在我记忆里的形象。祖母与祖父聚少离多,好在他栽下一棵树。那棵树长势良好,从半人之高一转眼已高出我几个头了,树干也有拳头粗细。每次见到它,我都能感受到有股力量在内部蓬勃、奔涌和激荡。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有次祖父深夜回淮河湾,召开家庭会议。祖父说,最近外面动荡,土匪在多地抢粮食,粮站加派了人手,他将很长一段时间不能回来。祖父说完,看向坐在墙角的父亲。父亲双手缩在袖笼里,嘴里叼着烟卷,只能朝祖父唯唯诺诺。祖父在家几天,安排这安排那,吩咐祖母,土匪要是进村,逃命要紧。祖父离家前的那个傍晚,独自站在树下,晚照从祖父那顶藏青色帽子上铺下来,在低垂的天空下,大地越发辽阔、苍茫。多年后我对带有帽檐的藏青色帽子依然印象深刻,进入中年的父亲像祖父一样,也戴着一顶同样的帽子,他的说辞是有帽檐可以挡风、挡雪,这成为我们想念祖父的一种标志。祖父离家后许久没有回来。不久有土匪打劫粮站的消息传到淮河湾,父亲从低矮的屋檐下走出来。我们看着熟悉而又陌生的父亲,有点不知所措,父亲会制作扁担了。那是一种放在肩膀上担重物的工具,扁,是它的形,担,是它的魂,意味着沉重、品格和使命。我们很诧异,以往再粗点的木材也是扔进灶膛,而现在,父亲居然制成一根扁担。一根不足两米的枝干,拳头粗细,即可制作成一根扁担。一棵站立的树,不就是静止在大地上的扁担?树与扁担之间,只是多了一些枝叶而已,褪去皮毛,其本质上完全是一根活着的扁担。我问父亲,做这个干嘛?父亲把做好的扁担放在我肩上试了试,对我们说,逃荒,逃命。扁担是最简陋;纯朴的农具,离大地最近。现在,我有理由怀疑,祖父在家的那些日子,教会了父亲很多东西,其中就包括制作扁担等物什。这是祖父对未来的隐忧和托付?在制作农具上,我对父亲是充满敬意的。他深谙祖父的心思,也明了动荡的时局,当时大伯父体弱多病,他必须站出来。从扁担出发,父亲越发不可收拾,树木在他的掌心里,越过血肉,他放过怜香惜玉,向着树的纵深挺进,一番切割、锯断和榫卯后,逼出木质内部被遮蔽、隐匿的农具,让人叹为观止。一根木头在他的手下,经过无数次变形、嫁接、打磨、裁剪、烘烤、削砍等,被制作成打谷板、损桶、木锨、木屐、夯、洗脸架、跺柜、木箱、纺车、太平车……看着父亲,看着杂物间后山墙上一排排高高低低大大小小的木质农具,我惊恐地拉着大姐、二姐向着屋后跑去,还好,祖父的那棵树完好无损,彼时已郁郁葱葱,三两个人合围不过来。树在,祖父却不见回来。当一棵树长到蓬勃巨大的时候,就不再是树了,而是神。淮河湾的树越来越多。到了盛夏,从空中俯瞰,湾里碧波荡漾,绿树层层叠叠。我好奇地问祖母,他们也是在学祖父栽树?祖父完全没了消息之后,我们大家庭这棵树开始走向分蘖,一个大家庭分成若干个小家庭,这也是淮河湾的习俗。有意思的是,谁也没想到,祖父种的那棵树在全湾人的惊奇里粗壮到三五人都合抱不过来时,被雷电击垮了,枝叶被烧焦,发黑,只剩下光秃秃的主干。祖母夜不能寐,那棵树是她的全部念想。不得已,我们用烧黑的木头为祖父打造了一副棺椁。那棵树被伐倒之后,神奇的是,雨后有芽苗从根部钻出来,以犬牙交错的形式疯长,不久又葳蕤起来,重返当初盛大的样子。我们一家百感交集。为祖父,也为祖母,这也许是上苍的旨意。祖母没有过多讲述,她哀叹祖父是个短命鬼,在我们一再要求下,祖母告诉我们祖父死于乱世土匪的冷枪之下。我们每每要谈起祖父时,祖母都要把话题扯到那棵树上,或者父亲刀锯下的各种木器,因此我们只能谈树,谈树下的木器及藏在房里的棺木。依据祖母的描述,我也终于知道了那是一棵什么树,淮河湾人都叫它椿树,有的人也叫它父亲树或长寿树,是长寿的象征。祖父没有等到他的椿树棺木,而祖母经年守护在祖父那口棺木旁,一直活到九十九岁才离去。尽管如此,我们始终认为,那棵树并没有消失,而是进了天堂。(摘编自《雨花》2024年第8期)6.下列对文本相关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WORD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