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二中2024年11月高三月考生物-答案一、选择题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DABDCDCBDBDDDACA1.D【解析】A、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在图甲中,目镜①的放大倍数比目镜②放大倍数小;物镜③的放大倍数比物镜④的放大倍数大;镜头⑤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比镜头⑥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小,说明物镜⑤的放大倍数大。若使物像放大倍数最大,图甲中的组合一般是②③⑤,A错误;B、物镜③的放大倍数比物镜④的放大倍数大,图乙是低倍镜下观察到的物像,图丙是高倍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应选用③所示的高倍物镜,在将要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后,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物镜,但不能提升镜筒,B错误;C、从图中的乙转为丙,即使用高倍镜观察的正确调节顺序是:先在低倍镜下找到要观察的物像,然后将其移至视野中央(移动标本),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物镜,因高倍镜下的视野较暗,要调节光圈,增加进光量,同时,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即从乙转为丙,正确的操作顺序是移动标本→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转动细准焦螺旋,C错误;D、显微镜成像,二次颠倒,D正确。2.A【详解】A、帝企鹅蛋的卵清蛋白中N元素的含量低于C元素,A错误;B、核酸、糖原、蛋白质的合成都经历了“脱水缩合”过程,故都有水的产生,B正确;C、帝企鹅蛋孵化过程涉及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故帝企鹅蛋孵化过程有mRNA和蛋白质种类的变化,C正确;D、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雄帝企鹅孵蛋期间不进食,主要靠消耗体内脂肪以供能,D正确。3.B 【解析】A、细胞膜上的磷脂没有识别的功能,A错误;B、细胞膜上的糖类和蛋白质在一起构成的糖蛋白(糖被)具有识别功能,因此被镶嵌的物质很可能是多糖和蛋白质,B正确;C、胆固醇和多糖都不具有识别功能,C错误;D、细胞膜上的胆固醇没有识别功能,D错误。4.D【解析】A、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中央大液泡,因此不适合作为质壁分离实验的材料,A错误;B、低温使细胞内结合水的含量增加,从而改变细胞的渗透压,B错误;C、最终状态下,细胞液浓度和外界溶液相等,因此比较最终状态下外界溶液浓度即可;常温组质壁分离程度较低温组大,失水更多,既常温组外界溶液获得更多的水,浓度低,因此,常温组的细胞液浓度小于低温组,C错误;D、据表可知,低温条件下细胞更难以发生质壁分离,因此低温可能通过增大细胞液渗透压来增强植物的抗寒性,D正确。5.C【详解】变形虫摄取有机物的过程存在胞吞,属于吸能反应,需要消耗能量,与ATP的水解反应相联系,A错;一分子ATP由一分子腺苷和三个磷酸基团构成,B错;植物叶肉细胞合成ATP的场所包括基粒类囊体薄膜,与叶绿体内膜无关,D错6.D7.C【解析】生殖器官中的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既能进行有丝分裂又能进行减数分裂,但体细胞只进行有丝分裂,A错误;减数分裂只在第一次分裂前进行染色质DNA的复制,B错误;有丝分裂得到的子细胞染色体组成与亲代相同,都含有Aa;减数分裂Ⅰ若发生交叉互换,则得到的2个子细胞中也可能都含有Aa,C正确;有丝分裂得到的子细胞染色体组成与亲代相同,都形成AaBb型2个子细胞;因A和a,B和b为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若不考虑交叉互换,则减数分裂实际只能得到两种类型(AB、ab或Ab、aB)的子细胞,D错误。8.B【解析】有一只残翅雄果蝇(aa或A_),让该果蝇与多只正常发育的残翅雌果蝇(aa)交配,孵化的幼虫在正常的温度环境中培养,若后代出现长翅,则该果蝇的基因型为AA或Aa,若后代表现均为残翅,则该果蝇的基因型为aa,B错误。9.D【详解】A、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A错误;B、重度甲基化有利于百岁兰避免“有害”突变,突变可为其进化提供原材料,B错误;C、变异是不定向的,极端干旱和贫营养的环境选择了小且“低耗能”的百岁兰,C错误;D、百岁兰高度木质化的两片叶子起到了减少水分散失的作用,因而能适应干旱环境,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是生物与环境之间协同进化的结果,D正确。9.D【详解】A、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A错误;B、重度甲基化有利于百岁兰避免“有害”突变,突变可为其进化提供原材料,B错误;C、变异是不定向的,极端干旱和贫营养的环境选择了小且“低耗能”的百岁兰,C错误;D、百岁兰高度木质化的两片叶子起到了减少水分散失的作用,因而能适应干旱环境,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是生物与环境之间协同进化的结果,D正确。10.B【解析】A.密码子中只有终止密码子不编码氨基酸,故存在于a链上的密码子并非都编码氨基酸,A正确;B.图示为逆转录过程,催化该过程的酶为逆转录酶,B错误;C.DNA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b为单链DNA,相邻的两个脱氧核苷酸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C正确;D.逆转录过程中,遗传信息从RNA向DNA传递,转录过程中,遗传信息从DNA向RNA传递;题图过程属于逆转录过程,该过程中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与转录过程中的相反,D正确。11.D12.D【解析】乳酸与NaHCO3发生反应。13.D【解析】A.由于复制过程中需要RNA引物,所以在复制时存在A、U碱基配对现象,A正确;B.DNA复制是解旋酶、DNA聚合酶等多种酶参与的物质合成过程,B正确;C.DNA分子是反向平行的,子链是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在DNA聚合酶作用下合成的,其合成方向是从子链5'端向3'端延伸,C正确;D.DNA聚合酶与DNA连接酶的底物不同,前者作用于单个脱氧核苷酸与核苷酸片段之间,而后者作用于DNA片段之间,D错误。14.A【详解】A、由题知,受一定刺激时听毛细胞膜是通过K+内流产生兴奋(动作电位)的,K+内流为不消耗能量的协助扩散,顺浓度梯度进入细胞,故静息状态时,听毛细胞膜外的K+浓度应高于膜内,A错误;B正确。C正确:略。产生听觉,没有相应的效应器,反射弧不完整,不属于反射,D正确。15.C【解析】A、根据题文和题表,突变基因Ⅰ的某个位点的赖氨酸替换为谷氨酰胺,说明mRNA上的密码子中的A替换为C,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推测模板链中所发生的碱基变化为T→G,A错误;B、导致Ⅱ中蛋白质长度变长的原因可能是突变基因Ⅱ的终止子延后出现,从而导致mRNA上的终止密码子延后出现,B错误;C、由F2果蝇中圆眼:棒眼=450:30=15:1,可知基因Ⅰ、Ⅱ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且只有隐性纯合子才能表现为棒眼,突变型棒眼果蝇发生的是隐性突变,C正确;D、F2圆眼果蝇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3/15=1/5,D错误。16.A【解析】白眼正常翅群体中筛选到一只雌性的白眼张翅突变体,假设个体生殖力及存活率相同,将此突变体与红眼正常翅杂交,子一代群体中有张翅和正常翅且比例相等,推知雌性的白眼张翅突变体基因型为AaXbXb,红眼正常翅基因型为aaXBY,子一代群体基因型及比例为aaXBXb:AaXBXb:aaXbY:AaXbY=1:1:1:1,子一代随机交配获得子二代,子二代中出现红眼正常翅,即aaXBY和aaXBXb的概率:aa与Aa随机交配获得aa的概率为:3/4×3/4=9/16,XBXb与XbY随机交配得到XBY和XBXb的概率为:1×1/2=1/2,因此子二代中出现红眼正常翅,即aaXBY和aaXBXb的概率9/16×1/2=9/32,A正确,BCD错误。二、非选择题答案17.(12分)(1)地理隔离(2)Y1—Y3这期间种群中E基因的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18%不确定(3)物种【解析】(1)溪流消失后,不同湖泊之间产生了地理隔离,各个湖泊中的鳉鱼不再发生基因交流。(2)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由图可知在Y1﹣Y3时间段内该种群中E基因的基因频率改变,说明此时间段发生了进化。在Y3﹣Y4时间段内该种群中E基因的频率为0.9,则e的基因频率为0.1,Ee的基因型频率=2×0.9×0.1×100%=18%。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图示过程基因频率发生了变化,说明生物进化了,但不能确定是否形成了新物种。(3)A、B两湖的鱼能进行交配且产生后代,但其后代高度不育,说明A、B两湖的鱼不是同一个物种,体现了物种多样性。18.(10分)(1)长翅X(2)BBXDY、BbXDY(3)染色体数目变异不一定【详解】(1)可用假说-演绎法原理设计实验,探究变异类型。长翅雄虫和短翅雌虫杂交,F1是长翅(♀):短翅(♂)=1:1,子代性状和性别相关联,可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短翅是隐性,长翅是显性。(2)星眼雄虫和正常眼雌虫杂交,F1是星眼:正常眼=3:1,且和性别无关,可知星眼对正常眼是显性,由常染色体基因控制,则亲本是一群个体,则亲代星眼长翅雄昆虫基因型是BBXDY或BbXDY。(3)①三体雄昆虫增加了一条染色体,其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②亲本雄虫是BB或Bb,亲本雌虫是bb,F1种群中出现一只表型为星眼的三体雄昆虫。若眼形基因在2号染色体上,则该三体雄昆虫是BBb或Bbb,若眼形基因不在2号染色体上,则该三体雄昆虫Bb。若是BBb,其配子是1/6BB、1/3Bb、1/3B、1/6b,与多只正常眼雌昆虫(未发生染色体变异)杂交,子代是星眼:正常眼=5:1;若是Bbb,其配子是1/3Bb、1/3b、1/6bb、1/6B,与多只正常眼雌昆虫(未发生染色体变异)杂交,子代是星眼:正常眼=1:1。若眼形基因不在2号染色体上,则该三体雄昆虫Bb,与多只正常眼雌昆虫(未发生染色体变异)杂交,子代是星眼:正常眼=1:1。19.(14分)(1)去雄母本(2)基因重组利用品种A和品种B杂交,得到F1高产抗病个体,对其进行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选择高产抗病个体即为能够稳定遗传的纯合子(4分)(3)自交基因突变(是分子水平的变化)在光学显微镜下无法观察到,染色体变异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的到20.(10分)(1)大脑皮层(1分)电信号(1分)单向(1分)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2分)抑制(1分)(3)减弱(2分)促进痒觉的产生(2分)【解析】(1)所有感觉的形成部位均是大脑皮层,故机体在大脑皮层产生痒觉。由于只能感受器感受刺激产生兴奋,所以兴奋在反射弧中的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单向传导;由于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故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2)抓挠行为会引起皮肤上的触觉、痛觉感受器兴奋,可能抑制痒觉信号的上传,因此痒觉减弱。(3)分析题意,本实验的自变量是PTEN和TRPV1基因的有无,因变量是30分钟内抓挠次数,据图可知,与正常小鼠相比,PTEN基因敲除小鼠的抓挠次数明显增加,说明PTEN基因缺失会增加小鼠的抓挠次数,即增加小鼠对痒觉的敏感性,据此推测PTEN基因控制合成的PTEN蛋白是减弱机体对外源致痒剂的敏感性,进而抑制小鼠的痒觉;而PTEN基因和TRPV1基因双敲除的小鼠与正常小鼠差异不大,说明TRPV1基因缺失可减弱PTEN缺失基因的效果,即会抑制小鼠痒觉的产生,即TRPV1基因控制合成的TRPV1蛋白可促进痒觉的产生。21.(14分)(1)少2CAAT(2)筛选导入重组载体的农杆菌SacⅠ③(3)不能,不论T-DNA是否与R突变基因在一对染色体上,子代抗生素抗性与敏感比值都是3:1【解析】(2)重组载体先导入农杆菌,再通过农杆菌的T-DNA片段导入玉米细胞当中。氨芐青霉素抗性基因可用于筛选导入重组载体的农杆菌。根据图甲可知,目标基因R的目标序列跟突变序列之间的差异只有在SacⅠ酶切位点上存在差异,BamHⅠ和EcoRⅠ这两个酶切位点完全相同。限制酶SacⅠ在突变序列存在酶切位点,但是目标序列没有,因此经过该酶酶切后突变序列的电泳条带会出现两条(上起第2、3条),目标序列是一条带(上起第1条),根据图丙结果可知,只有③为纯和突变的植株。(3)R突变基因用R’表示,该植株为纯合(R’R’)自交后代都为
广西南宁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生物答案
你可能还喜欢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相关推荐
-
广西南宁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生物
2024-12-12 21:48
6页 -
广西南宁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数学
2024-12-12 21:48
5页 -
广西南宁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地理
2024-12-12 21:48
3页 -
广西南宁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化学
2024-12-12 21:48
9页 -
广西南宁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数学答案
2024-12-12 21:48
20页 -
广西南宁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英语答案
2024-12-12 21:48
1页 -
广西南宁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
2024-12-12 21:48
10页 -
广西南宁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答案
2024-12-12 21:48
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