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梅州市2024-2025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共8页,22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考生号、姓名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一、现代文阅读(29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4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①我们重新认识乡土,是在寻找乡土的文化基因与文化个性,发现乡土中曾经被遮蔽但有助于现代社会建设的物质价值、社会价值与精神价值。②首先,乡土是特定的地域生态空间,它与城市相区别,具有特定的物质价值。物质的乡土是承载山水、土地、动植物等无机物与有机物的特定地理单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在乡土这一地域空间中,人与自然、人与物、人与人密切结合,休戚与共。特别是在人与土地的关系方面,土地不是外在的,土地是人的“无机身体”,土地都有名字,甚至都有故事,人们对于世代耕作的土地怀有深深的情感。例如,河北省涉县王金庄村的梯田有399个地名。土地是村民安身立命的所在,也是模塑乡民性格、性情与生活态度的物质基础。乡民的风尚、性格等因不同的风土而有不同的呈现。人与大地的紧密依存是乡土文化最本质的特征。美国农业学家富兰克林·金在其《四千年农夫》中说,中国人像整个生态平衡的一环,这个循环就是人与“土”的循环。例如,宁夏彭阳县以前生孩子就是生在干燥的黄土上。土气是文化的性格,也是生命力的源泉。乡土中人的生存方式与城市迥异。③其次,乡土是一种社会存在的生活样态,也是一种社会结构方式,具有特定的社会团结参照价值。乡土中的人依赖村社或者家族生成社会关系,每个人都处在特定的关系位置与历史序列中,人们相互关联、相互依赖、相互扶持。他们世代如斯,熟悉历史,熟悉当下,以人情作为社会的胶合剂。人情是相互扶助之情,是权利、责任与义务一体的利益之情。人们彼此熟悉,让情感变成文化资产,可以横向扩展与代际传承。村落成员在紧密的社会联系中,有稳固的结构位置,形成礼仪行为规范。如宋代陕西蓝田的吕大钧兄弟为教化乡人而订立的《吕氏乡约》,规定“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忠难相恤”等,乡民在村落共同体中,以道德、生计相互激励,以符合伦理的行为作为日常规范,以礼仪作为相互交往的准则,以相互救助作为公益目标,由此建立稳定的乡村社会秩序。可见,订立乡约的这个组织“是一个伦理情谊化的组织,而又是以人生向上为目标的一个组织”。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与互惠一旦成为文化习惯,“人情”也就成为表示情分、情谊、情面、交情的名词。作为礼俗的“人情”,具有内在的情感关怀与外在的交际规范。④随着岁月的流淌,世代的延续,人们无论是在情感还是利益上都处在紧密关系的扭结之中,人情成为一种共享的文化资产,或者说人情是一种人们相互联系且含义丰富的文化象征,正如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所说的:“亲密社群的团结性就倚赖于各分子间都相互的拖欠着未了的人情。”⑤以乡贤为主导,以乡规民约为规范,以传统节日为共同时间,以集体参与的民间仪式为聚合机会,形成了内聚性的亲密乡土社会。它与城市人以当前利益为中心的相互竞争与疏离的社会结构形成鲜明对照。⑥再次,乡土是特定精神状态与价值观念的载体,是我们重建生活美学与生活伦理的重要参照。乡土以人地关系的和谐为基调,自然、宁静、平和、亲密是乡土精神状态的一般表现。乡土不需要标新立异。乐天知命、享受日常生活的乡土生命态度,对于奔波、焦虑的城市人来说,无疑是一份清醒剂。因此,乡土成为离开乡土漂泊的游子的乡愁意象。可以说,乡土对多数现代人来说是一种精神意象,是现代人批评现代生活和人的异化问题时的参照。乡愁中的乡土是一种审美性质的乡土,是乡土文化的抽象表现。⑦但如果乡土仅仅是一种精神意象,那它只有认识价值与精神批判意义,而不会实际改变或者服务于我们的生活。如何将乡土的审美还原于日常生活,这是一批奔向乡村、从事乡村建设与乡村振兴的人的理想。⑧今天我们在新时代重新认识乡土的时候,认识到它具有文明传承与精神重塑的独特认知价值与文化意义。在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深入挖掘农耕文化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有利于在新时代焕发出乡风文明的新气象,进一步丰富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乡村文化振兴,既是修复与养护中华文化根基,也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充实与提升乡村价值,助力乡村组织建设,为乡土重建提供有效途径与精神支持。乡村民俗传统的传承与复兴就是乡村依托既有根基“返本开新”、固根护魂的重要途径。(摘自萧放《重返乡土:中国乡土价值的再认识》)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乡土中人与土地的关系非常紧密,土地被视为人的“无机身体”,是乡民安身立命的所在。B.乡民组织订立乡约,把伦理情谊化,把人情当成文化习惯,由此建立稳定的乡村社会秩序。C.作为乡愁意象的乡土,是现代人的一种精神意象,具有审美性质,是乡土文化的抽象表现。D.乡土文化,不仅具有文明传承与精神重塑的价值和意义,还有利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乡土具有特定的物质价值,乡民对于土地有深厚感情,因其模塑了乡民性格、性情与生活态度。B.“人情”包含内在的情感关怀和外在的交际规范,如果漠视“人情”,那么乡土文化最本质的特征就会消失。C.文中引用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的说法,论证乡土社会因有人情的存在而使人与人之间更亲密。D.只有我们进一步认识乡土的价值与精神批判意义,乡土才能实际改变或者服务于我们的生活。3.下列诗句中,不属于乡土社会的“人情”交往的一项是()A.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陆游《游山西村》B.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王驾《社日》C.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杜甫《江村》D.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杨万里《插秧歌》4.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观音山防御战欧阳山那天晚上,赤卫队第一联队整个调到观音山战线上去接原来第二联队的防线。第一百三十小队布防在观音山顶“五层楼”旁边。原来古老的城墙,就建筑在这观音山山脊上。他们利用了倾倒的城墙,废弃的石块,和城头上一些坑坑洼洼的地方,构筑了许多防御工事。敌人使用了主力部队进攻这个山头,集中了缪培南师,吴奇伟师,周定宽团,陆满团的兵力约莫有七八千人的样子,企图攻占这个制高点,控制全城。周炳跟着大家在黑暗中摸上城墙,摸索着走进他们小队的阵地,他心里想道:“好大的规模呀!这是正规作战了!”他为自己已经成为一个正规战士而自豪。小队长孟才对大家讲明了目前的情况和他们的任务,以后又宣布了一些注意事项和纪律,最后问大家道:“咱们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但是敌人在数量上占了优势。敌人七拼八凑的人数有七八千之多,而咱们才不过一千多人的样子。咱们这个小队的信心怎么样?咱们守得住这个阵地么?”经他这么一问,整个小队登时活泼起来。手车伕谭槟首先开口道:“孟大哥,这样的事情,你倒用不着担心!别说他只有七八千敌人,就是他有七八万敌人,我也全不当一回事儿!”铁匠杜发接着说:“我是个打铁的,我就给他们安上一道铁闸吧!”迫击炮工人冼鉴说:“咱们跟观音山是长在一起的!谁想搬开咱们,那除非他连观音山一道搬开!”最后,周炳也说:“别说缪培南、吴奇伟要通过我这个关口,是一定办不到,就是蒋介石他本人来,我可也不买账呢!”大家一人一句,说了一通。小队长孟才代表中队到五层楼里面开会去了。大家公推周炳放哨,监视着敌人的动静。周炳在石头工事后面来回走了几遍,就站定下来。他从来没有在一个像这么黑的冬夜跑上过观音山,更加没有在一个像这么黑的冬夜看见过观音山上有这么多的人。接着,他想起今天下午在珠江边上牺牲了的何锦成,从他的身上又想到何多多跟何老太,就自言自语道:“可怜无父无母的红色孤儿!可怜无依无靠的老人家!”他又想起今天上午在西濠口和日本鬼子作战牺牲了的杨承辉表哥,还听到他的快人快语的声音在说话:“老表,你的枪太多了,把那支驳壳借给我使一使吧!”周炳用手去摸一摸大腿后面的驳壳,枪还在,借枪的人可是没有了。往后,他自然而然又回忆起自己爱戴崇敬的张太雷同志,又由张太雷同志引出第一百三十小队的大个子海员李恩,家住莲花井、在第一公园前受伤身亡的失业海员程仁,他的大哥周金,他的表姐区桃。他把这些人想了又想,这些人都围绕着他,用期望的眼光望着他,用赞许的神态对着他,用安慰的心情信任他,用鼓舞的手势勉励他。他又自言自语起来道:“这么多英雄人物,都让我一个一个地亲身接触过,真没白活!”想着想着,周炳信步走到山顶一块草坪的南沿,把广州城迅速地瞟了一眼。广州城好像一群黑羊似的卧在他的脚底下,灯光稀少,寂静无声。他先用眼睛测量着,仿佛望见何多多跟何老太住着的,从西来初地到志公巷那一带地方,随后又望见他家爸爸、妈妈跟胡杏他们住着的三家巷,南关珠光里他三姨爹、三姨、区苏、区细、区卓所住的那些地方,最后还远远地眺望着河南凤安桥德昌铸造厂的那个区域。所有这些地方,这时候都隐藏在无边无际的黑暗之中,但是他觉得他自己的确能够隐隐约约地辨认出来。他快步跑回工事后面端起枪,警惕地监视着对面山头上的敌人。他知道他的责任非常重大。刚才他想起的那许多可亲的、善良的、无辜的人们如今正处在凶恶的敌人的重重围困之中,情况十分危险。正像闹水灾的时候,那泛滥的洪水把一个村子包围起来一样。四面虽然有堤围,但那水位已经涨得比村子里最高的屋顶还要高。万一什么地方发生了一个缺口,全村的人都会性命难保。想到这一层,周炳的雄心突然奋发起来。他咬紧牙关,瞪大眼睛,摸摸枪膛,摸摸刺刀,摸摸驳壳枪,又摸摸手榴弹,觉着有浑身的劲儿要使出来。一夜过去,到了一千九百二十七年十二月十三日的拂晓。天刚麻麻亮,敌人展开了全面的进攻。那敌人的机关枪像冰雹似地向五层楼打过来。整个第一百三十小队被敌人的优势火力压住,不要说抬不起头来,那沙石火烟,简直逼得人连眼睛都睁不开。周炳的呼吸也非常困难,喉咙叫那些硫磺气味刺激得呛咳不止。这时候,枪声突然停止,喊杀的声音差不多同时爆发出来。孟才命令大家道:“上刺刀!拼!”周炳使力睁开眼睛,迅速上好刺刀,看见离他们不到十米的地方,已经叫敌人冲开一个缺口。那些穿草黄色破军装的敌人,约莫有一二百个,正从那缺口像洪水一般流进来。整个小队立刻和他们展开白刃战。刀锋划破棉布和肌肉,发出嗤嗤的声音。短促的、呼吸突然阻塞的声音,恐怖的尖叫声,低沉的咒骂声,肉体倒地声,石头滚动声,痛楚的呻吟声,和满山遍野的枪声混成一种奇怪的音响。周炳还没有这样接近过敌人,因此怒火如焚,举枪就刺。经过三十分钟的肉搏,敌人死的死,跑的跑,缺口终于又堵塞起来了。敌人退去以后,冼鉴对周炳说道:“刚才我看见了,阿炳,你是很勇敢的。”周炳努力点点头,说:“我现在才又懂得了‘视死如归’,是什么意思。”(本文节选自欧阳山长篇小说《三家巷》)5.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周炳渴盼成为一名正规战士,说明他其实非常在意自己的身份。B.“安铁闸”“搬开观音山”等语言表现了战士们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C.周炳看到广州城隐藏在无边无际的黑暗中,是因为他当时心情沉重。D.“我现在才又懂得了‘视死如归’”,表明周炳也曾经怯懦害怕过。6.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采用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塑造周炳的形象,体现了鲜明的人物特点。B.本文和《百合花》均属于革命小说,描写人物时都运用了语言描写和细节描写C.周炳联想到洪水到来出现缺口的情形,引出了下文敌军冲出防御缺口的情
广东省梅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无答案
你可能还喜欢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相关推荐
-
广东省梅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
2025-03-28 20:16
14页
-
广东省梅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Word版无答案
2025-03-28 20:16
4页
-
广东省梅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生物试题
2025-03-28 20:16
8页
-
广东省梅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卷 Word版无答案
2025-03-28 20:16
7页
-
广东省梅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
2025-03-28 20:16
13页
-
河北省保定市部分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政治试题(含答案)
2025-03-28 20:16
10页
-
河北省保定市部分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2025-03-28 20:16
8页
-
河北省保定市部分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答案
2025-03-28 20:16
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