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第五次月考试题历史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分为单项选择题Ⅰ和单项选择题Ⅱ两部分。单项选择题Ⅰ:1~13题,每题3分,共39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如下图所示,在河南、安徽、四川等地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周时期的文化遗址中,都出土了二里头类型的铜铃。由此可知A.中华文明起源带有多元一体色彩 B.远古时期中国境内居民迁徙频繁C.中华文明发展具有明显的连续性 D.中华文明兼具多样性本土性特点2.1980年新疆楼兰考古队对楼兰古城附近的平台墓地和孤台墓地进行了发掘。从两处墓地发掘的人骨架中选择了6个头骨进行检测,结果是其中5个属欧洲人种,1个属于蒙古人种。两处墓地出土文物200余件,其中有大量来自中原地区的丝绸、漆器、铜镜、弩机、钱币、简牍、汉文文书等。据此可知,汉代A.人口迁徙区域广泛 B.边疆治理不断完善C.西域开发卓有成效 D.民族交融内容丰富3.唐朝开放的对外政策使得长安成为国际化大都市,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使臣、商人和学者。据记载,盛唐时期长安与3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交流往来。长安城见证了古代中华文明的繁荣与开放,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中心。下列唐诗可与其相互印证的是A.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B.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C.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D.夜听胡笳折杨柳,教人意气忆长安4.北宋太宗时期,在忻、代二州修建沿边堡寨防御体系,“百人为屯,授田于旁寨,置将校领农事,休即教武技。”据此推知,北宋的堡寨体系A.有效抵御少数民族的进攻 B.促进了边境经济发展C.利于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 D.提高了农业生产技术5.明洪武年间,卫所作为国家力量的代表深入河西地方社会,卫所军户构成了河西人口的主体,逐渐在河西地区形成卫所军户群体,这些卫所军户形成后,经过数代生息繁衍,形成了庞大的军户家族。明朝中后期,军户子弟得以广泛参与到各项社会事务中,军户出现了由“军”向“民”转变的趋势。这一转变趋势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B.体现了明代社会阶层的固化C.反映了明代军事力量加强 D.减轻了国家对百姓人身控制6.20世纪20年代前后,各种“主义”出现在中国,既有对传统君权思想和封建专制进行抨击的无政府主义,也有主张约束政府的自由主义,还有民生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等。据此可知,当时A.新文化运动存在局限性 B.工人运动蓬勃发展 C.国人积极探索国家出路 D.新旧思想趋于调和 7.1941年2月,川剧演员协会在重庆成立,田汉在会上肯定了川剧的巨大影响力,并对川剧提出了四点改良意见:“(一)改善艺术水准:(二)提高精神生活:(三)集中演唱意念:(四)贯彻合作精神。”据此可知,田汉的主张A.基于川剧艺术发展与团结抗战的需要 B.贯彻了中共对国统区戏曲工作的政策C.切合了敌后抗日根据地文化工作实际 D.推动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8.下图是创作于1950年的农村生产宣传画,图中的宣传文字为“现在农民翻了身,家家户户生产勤,先行减租后土改,一片解放歌唱声”。该画作反映了农村生产宣传画(1950年)A.社会主义文化服务于农村生产 B.新中国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C.减租减息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D.废除私有制使农民获得解放9.从“全国勒紧裤腰带”集中力量研制“两弹一星”,到20多个省份、1000多家企事业单位、30多万人参与研制的国产大飞机C919,再到历经30载“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中国科技发展成绩斐然。这说明了A.科教兴国战略的深入推进 B.市场经济发展奠定了科研基础C.科技发展服务于社会需要 D.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持续彰显10.古巴比伦人将圆周等分为360份,由此定义了角度和弧长的概念,从而制定天体坐标体系。这种方法被古希腊人继承,希腊天文学知识传入印度,印度数学家用两倍角对应的半弦代替整条弦,这一成就在公元8世纪被翻译成阿拉伯语。这表明A.人类文明在横向发展中逐渐进步 B.区域文明在纵向发展中日益丰富C.古代帝国的扩张促进了文明交流 D.古代文明呈现出多元共生的特征11.17世纪早期,《古代商人法》《论征税、吨税、磅税、战利品、关税等问题》等研究“商人法”的著作在英国问世,这些著作一致的观点是主张“商人法”具有国际性特征。这一局面的出现主要得益于A.国家主权意识的加强 B.近代国际法观念形成C.对外贸易空间的拓展 D.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12.下表是19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初的公共图书馆运动概况,这一运动时间概况1850年欧洲第一部公共图书馆法案在英国诞生。该法规定,经地方纳税人投票同意可以使用地方税设立公共图书馆1882年法国国家图书馆的欧仁·莫雷尔发起公共图书馆运动1893年英国议会对该法案做出修正,允许地方政府有权决定设立公共图书馆。此后,公共图书馆得以稳步发展,并逐步消除了图书馆历史上对性别、阶层、经济状况、身份、年龄的诸多限制,实现阅读空间真正的公共性1906年法国图书管理员协会成立,公共图书馆在法国顺利发展A.意在推动图书馆公共职能的发展 B.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C.促进了文化大众化平民化的实现 D.有利于提高民众的文化素质13.下图是1965—1995年世界出口总额的比例结构图(据萧国亮等《世界经济史》)。该结构图反映了A.世界局势影响国家间的贸易往来 B.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C.国家经济组织助推世界贸易发展 D.发展中国家机遇与挑战并存单项选择题Ⅱ:14~15题,每题3分,共6分。四个选项中有一个选项为3分,有两个选项各为1分,错误选项0分。选出最佳项,多选不得分。14.西汉初年叔孙通制定朝仪;王莽在建立新朝的过程中,以《周礼》为据,改革诸项制度;西魏末年,苏绰辅佐权臣宇文泰,依据《周礼》进行官制改革;宋代王安石也以《周礼》作为其变法的理论依据。这充分说明A.礼是中国古代政治变革的基石 B.礼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C.礼制文化发展已进入成熟阶段 D.礼的利用体现中国古代社会的进步15.有学者指出,1992年153个国家和欧共体签署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到2002年达成了《哥本哈根协议》。但在减排承诺方面,意大利、奥地利和东欧国家成员则不愿做出减排的承诺;非洲国家偏重于应对气候变化的融资问题;石油输出国则关注全国减排行动对能源需求的影响。该学者旨在说明在环境保护过程中A.能源减排具有一定合理性 B.联合国发挥全球治理作用C.存在国际合作与利益冲突 D.全球与区域合作日趋紧密二、非选择题:共55分。第16题13分,第17题11分,第18题16分,第19题15分。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材料一福建地区自古有“三山六水一分田”的俗语。《山海经·海内南经》记载:“闽在海中。”汉时,东冶港(今福州)就有通航东南亚的记载。东吴景帝时,设立典船都尉,推动造船与航海事业的发展。据统计,宋代,与泉州往来的有70余个国家和地区,海外交通畅达东、西二洋,东至日本,南通南海诸国,西达波斯、阿拉伯和东非等地。进口商品主要是香料和药物,出口商品则以丝绸、瓷器为大宗。明万历《泉州府志》载:“濒海之民,多以鱼盐为业,而射赢牟息,转贸四方,罟师估人,高帆健胪,疾榜击汰,出没于雾涛风浪中,习而安之,不惧也。”据近年统计,祖籍福建的华侨与外籍华人已达800多万人,其中泉州籍就占有620多万人。他们走到哪里,就在哪里开荒种地、挖沟掘渠、兴建港口、建筑城市。诞生于宋代莆田的妈祖神明,以护佑商民的海上活动平安而深受民众崇拜。到2023年,全世界有3亿多妈祖敬仰者,近万座妈祖庙宇,分布在46个国家和地区。——摘编自陈支平《试论中国古代海洋文明》材料二 宋代海洋政策出现了全新的变化。北宋政府禁止在海上与辽、金之间的人员往来和物质流动,设立专门针对辽的海防机制。宋代将外商贸易纳入系统的市舶管理体制之下,实行抽解和博买,并允许和鼓励本国民众从事海洋经济活动。宋代海洋政策表现出极强的利益取向,中原王朝中第一次以财政的眼光看待海上贸易。沿海地区商业出现兴盛的局面,与海上贸易相关的手工业和商品性农业大兴。宋代海船逐渐采用水密隔舱等技术,使其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和抗沉性。海陆联结之地的居民被编为特殊的户籍——船户与渔户。——摘编自黄纯艳《宋代海洋政策新变及其国内效应》材料三21世纪是海洋世纪,随着科技的突飞猛进,以及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世界性问题的凸显,海洋成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新空间,成为沿海各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和影响国家战略安全的重要因素。在此背景下,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实施海洋强国战略。——摘编自王元《十八大之海洋强国战略》(1)根据材料一,以福建地区为缩影,简析中国古代海洋文明发展的原因。(4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海洋政策的新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国内效应”。(6分)(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以来海洋政策的当代启示。(3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1分)材料一1941年,《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提出要尊重知识分子,欢迎科学艺术人才。晋察冀边区发布通知,“凡农林牧畜、水利工矿医药等技术人才,不论其为洋专家、土专家,只要有一技之长,即行登记”。抗日根据地对科技人才在生活方面给予各种优待,对他们的发明创造等科研活动也给予诸多奖励。受党的政策鼓舞,一大批满怀报国热情的理工专家和技术人员汇集到抗日根据地。在短短几年内,根据地的军事工业有了巨大突破,农业和工业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摘编自刘岩岩《党领导的科技工作是抗日根据地发展的强大动力》材料二新中国刚成立时,全国科技人员不超过5万人,科研设备严重缺乏,基础条件落后。1949年11月,中国科学院建立,标志着新中国科学事业建制化的开端。中共中央主要通过三种途径进行科技队伍建设,即团结和教育旧有的知识分子、号召国外科技人才回国、培养青年一代。1952年到1960年,我国先后同捷克斯洛伐克、苏联等国签订了双边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党中央发出“向科学进军”的伟大号召,作出发展“两弹一星”、突破国防尖端技术的战略决策。——摘编自王渝生《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材料三在1978年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上,邓小平同志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自1986年起,国家大力实施“863”、火炬、星火等科技计划,促进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中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199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首次正式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中国共产党不同时期的科技政策。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材料一图11960年至2018年非洲政变类型及数量(单位:次)图21960年至2018年撒哈拉以南非经济增长情况——摘编自张春《非洲政治治理60年:多重长期困境与潜在创新出路》材料二表3部分学者关于“西方殖民统治对非洲的影响”的观点核心观点具体内容出处殖民遗产将国际意义上的现代国家结构带到非洲;主观边界的划定;强调无霸权国家;政府与公民社会的微弱联系;重视非洲国家精英;建立专供出口的经济体制;强大政治机制的缺失阿莱克斯·汤普森《非洲政治导论》“制造”新族群在各个确定了疆域的殖民地内,殖民政府有意将繁复多样的群体归并整合;将许多原本具有一体意识的群体人为割裂,让其与新殖民地政权建立联系蒋俊《非洲族群政治研究》(1)根据材料一,指出1960年至2018年非洲社会发展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西方殖民统治对非洲的影响。(6分)(3)根据材料
海南省文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月考(4月)历史
你可能还喜欢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相关推荐
-
海南省文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月考(4月)政治
2025-04-24 00:30
8页
-
海南省文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月考(4月)生物
2025-04-24 00:30
8页
-
海南省文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月考(4月)化学答案
2025-04-24 00:30
2页
-
海南省文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月考(4月)物理
2025-04-24 00:30
8页
-
海南省文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月考(4月)化学
2025-04-24 00:30
8页
-
海南省文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月考(4月)物理答案
2025-04-24 00:30
7页
-
海南省文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月考(4月)数学
2025-04-24 00:30
4页
-
江西省景德镇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4月三模历史试题(含答案)
2025-04-24 00:30
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