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五文档>基础教育>试卷>第3课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解析版)-十年(2011—2020)高考真题历史分项详解(选择性必修3文
第3课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解析版)-十年(2011—2020)高考真题历史分项详解(选择性必修3文
格式:docx页数:13页大小:362.3 K上传日期:2023-11-10 23:52浏览次数:188 侵权/举报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1.(2021·全国高二)“开始于沙漠中的一个宗教,在短短一个世纪内,已发展成为横跨欧亚大陆的强大帝国。到750年,它统治了从比利牛斯山到信德,从摩洛哥到中国边境的广大地区。”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里所说的这一帝国和宗教是A.罗马帝国基督教 B.阿拉伯帝国伊斯兰教C.拜占庭帝国东正教 D.基辅罗斯帝国东正教【答案】B【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开始于沙漠中”的宗教、公元8世纪中期与中国接壤的横跨欧亚大陆的强大帝国分别是,诞生于阿拉伯半岛上的伊斯兰教和阿拉伯帝国,B项正确;罗马帝国形成于公元前27年,A项错误;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其中的东罗马帝国被称之为“拜占庭帝国”,C项错误;基辅罗斯形成于9世纪,D项错误。2.(2020·全国高三课时练习)古代埃及和西亚都有辉煌的文化成就,在许多领域走在当时世界的前列。其相似之处有①创造世界上古老的文字②留下完整的成文法典③依据河水涨落制定历法④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①②【答案】B【详解】古代埃及和西亚都有辉煌的文化成就,分别创制了世界上古老的文字象形文字、楔形文字,都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①④正确,故选B;②不符合古代埃及,③不符合古代西亚,排除②③,故排除ACD。3.(2020·全国高三课时练习)从公元7世纪开始,穆罕默德和他的继任者们逐渐使阿拉伯帝国成为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国家。下列关于阿拉伯文明的叙述,正确的是A.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 B.发明“0”到“9”的数字计数法C.把《圣经》作为经典 D.最高统治者苏丹掌握国家大权【答案】A【详解】公元7世纪建立的阿拉伯帝国是伊斯兰教和国家政权结合的政教合一国家,A正确;“0”到“9”的数字计数法是印度人发明的,排除B;《圣经》是基督教经典,排除C;阿拉伯帝国最高统治者被称为哈里发,排除D。4.(2020·全国高三课时练习)下面两图分别反映了古代两个区域文明的政治统治制度,下列文明表述对应正确的是( )图1图2A.古代埃及文明 古代中国文明B.古代埃及文明 古巴比伦文明C.古巴比伦文明 古代印度文明D.古代印度文明 古代希腊文明【答案】A【详解】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来看,图1体现的是古代埃及的以法老制度为核心的比较完善的官僚系统,图2体现的是古代中国的宗法分封制。故答案为A项。B项古巴比伦文明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古巴比伦文明、古代印度文明均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古代印度文明、古代希腊文明均不符合题意,排除。5.(2020·全国高三课时练习)《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这些故事分别来自印度、埃及、波斯和两河流域等地。由此不能判定A.《一千零一夜》反映了阿拉伯帝国的社会生活B.阿拉伯文化是对古代世界文化的继承和发展C.阿拉伯帝国疆域一度相当广阔D.都城巴格达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答案】D【详解】《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分别来自印度、埃及、波斯和两河流域等地,是数百年民间文学的积累,据此不能判定巴格达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D项符合题意;来自众多地区民间故事的《一千零一夜》继承发展了那些地区的古代文化,反映了阿拉伯帝国的社会生活,也可以体现阿拉伯帝国一度疆域相当广阔,ABC三项不符合题意。6.(2020·全国高三课时练习)古代埃及人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将一年分为三季,每季四个月,年末另加五天为节日。古代埃及制定该历法的主要目的在于( )A.揭示尼罗河定期泛滥的规律B.彰显法老对于科技文化的重视C.指导农业以合理地安排农事D.探索自然奥秘以神化专制统治【答案】C【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埃及人为了安排农事,必须掌握尼罗河定期泛滥的规律,因此制定了太阳历。故答案为C项。A项揭示尼罗河定期泛滥的规律亦是为了指导农业以合理地安排农事,排除;B项彰显法老对于科技文化的重视,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探索自然奥秘以神化专制统治与题无关,排除。7.(2020·全国高三课时练习)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通过考察研究金字塔,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哪些方面的社会状况( )①建筑技术②宗教信仰③自然科学④专制王权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答案】D【详解】古埃及是发源于尼罗河流域的文明古国,金字塔是古埃及的象征,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体现了当时高超的建筑技术,①正确;金字塔体现了古埃及人注重来世的宗教信仰,②正确;金字塔的建造过程体现了自然科学知识的充分运用,③正确;规模巨大的金字塔是法老的陵墓,也是专制王权的象征,④正确;①②③④正确,故选D;ABC不全面,排除。8.(2020·全国高三课时练习)2001年伊拉克举行了“文字发明5000年”的庆祝活动,为祖先发明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文字而深感自豪。伊拉克人的祖先发明的文字是A.B.C.D.【答案】A【详解】楔形文字是迄今为止被发现的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是古代两河流域最主要的文化成就,而伊拉克正位于两河流域。因此,伊拉克人的祖先发明的文字是指楔形文字。楔形文字每一笔画的落笔处显得粗重,提笔处则显得浅细,形似木楔,故A符合题意。B、C、D三项显示的都非楔形文字,不符合题意。9.(2020·全国高二课时练习)史诗《吉尔伽美什》将城邦首领吉尔伽美什描绘成半人半神的英雄。他进行残暴统治,致使民怨四起,人们便向神灵哭诉,于是神灵创造出巨人恩奇都去惩罚他,但两人在决斗中成为好朋友,此后吉尔伽美什弃恶从善,为民除害,立下许多功绩。材料可以用来反映( )A.尼罗河流域文学发达 B.两河流域的文明程度C.亚述帝国的王权崇拜 D.伊斯兰教的重要影响【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史诗《吉尔伽美什》是两河流域的文学瑰宝,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河流域的政治、经济状况,因此材料可以反映两河流域的文明程度,B项正确;史诗《吉尔伽美什》是古代两河流域居民创作的文学作品,并不是尼罗河流域的文学作品,A项排除;史诗《吉尔伽美什》叙述了苏美尔地区乌鲁克国王吉尔伽美什的活动,并非亚述帝国,C项排除;7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故史诗《吉尔伽美什》的创作不可能受到伊斯兰教影响,D项排除。10.(2020·北京东城区·高一期末)文字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载体。《汉谟拉比法典》由某种文字书写而成并雕刻在黑色玄武岩石柱流传至今。这种文字是A.象形文字 B.楔形文字 C.腓尼基文字 D.甲骨文【答案】B【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是古代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颁布的法典,其文字是楔形文字,B正确;象形文字下各个地区都存在,但不是古巴比伦的文字,排除A;腓尼基文字是腓尼基人在楔形字基础上将原来的几十个简单的象形字字母化形成,排除C;甲骨文是古代中国的文字,排除D。11.(2020·全国高二课时练习)古代西亚苏美尔人发明了60进位制,用于测量土地、计算粮食产量和人工。推动这一文明成果产生的主要因素是A.农业发展 B.洪水泛滥 C.军事扩张 D.历法计时需要【答案】A【详解】苏美尔人将其发明的六十进位制用于“测量土地、计算粮食产量和人工”等,说明推动这一数学成果产生的主要因素是农业发展的需要,A项正确;洪水泛滥不是促进科学技术进步的因素,B项错误;军事扩张不是促使苏美尔人发明六十进位制的主要因素,C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历法计时的需要”是苏美尔人发明六十进位制的主要原因,D项错误。12.(2020·全国高二课时练习)古埃及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那么下列关于埃及文明说法正确的是①古埃及科学和文化成就较高,突出成就之一是太阳历②金字塔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③古埃及的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④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是因为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答案】C【详解】楔形文字是两河流域文明的成果,③错误,BD排除;①②④均属于对埃及文明的正确描述,C正确,A排除。故选C。13.(2020·全国高二课时练习)当中国的造纸术在公元8世纪时传至包括埃及在内的阿拉伯世界后,便逐渐取代了埃及传统的、原料单一的纸莎草造纸术。这表明埃及纸莎草造纸术失传的一个主要原因是A.埃及纸莎草短缺且依赖进口B.中国和埃及商贸联系进一步加强C.中国造纸术造纸成本降低D.埃及纸莎草造纸工序未见详细记载【答案】C【详解】中国发明的造纸术,原料易得,成本低廉,为造纸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公元8世纪时传至包括埃及在内的阿拉伯世界后,导致了纸莎草造纸术的失传,C项正确;纸莎草是尼罗河特产,是埃及的主要出口物资,排除A项;中国造纸术传至包括埃及在内的阿拉伯世界并非通过中埃双方的商业贸易,排除B项;“埃及纸莎草造纸工序未见详细记载”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14.(2020·全国高二课时练习)据考古发现,约公元前1700年左右以苏美尔语书写的泥板历书(共109行)是目前所知历史上最早的一部农人历书。就其内容(从灌溉、耕耘到收获)而言,是一部小自耕农的农业手册。汉谟拉比时代还开凿了运河并有管理严格的灌溉网。这表明()A.古代巴比伦比较重视农业发展 B.楔形文字的形成与农业发展有关C.古代苏美尔人是农业的创始人 D.古代巴比伦是农业最发达的国家【答案】A【详解】古代苏美尔人编撰农书、开凿运河、管理灌溉等活动,说明古代巴比伦比较重视农业发展,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楔形文字形成方面的信息,B项错误;原始农业是古代各地先民共同创造的,不是苏美尔人始创,C项错误;材料没有比较古代各地的农业发展情况,无法得出古代巴比伦是农业最发达的国家的结论,排除D项。15.(2020·全国高二课时练习)在两河流域,楔形文字初创之时仅是一种记账的工具,朴素而简陋。其后,两河流域的居民用楔形文字来辅助记忆。接着,楔形文字成为记录口头语言的体系。最后,楔形文字则成为表达和沟通思想的工具。这表明()A.文字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B.文字的功能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C.文字产生之后就具备完善功能 D.文字的书写经历了一个由繁到简的演变【答案】B【详解】楔形文字由单纯的记账工具到辅助记忆,再到记录口语,最后成为表达和沟通思想的工具,可以得出文字的功能是不断完善的,B项正确;文字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说法绝对,A项错误;文字产生之后就具备完善功能不符合实际,C项错误;文字的书写经历了一个由繁到简的演变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错误。16.(2020·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中国、印度的文化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阿拉伯文化本身是在吸收了古代希腊和古代东方文化的基础上产生的,阿拉伯帝国充当了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使者。促成阿拉伯帝国这一特殊身份的()A.东西方交流的加深 B.阿拉伯人勤奋善学 C.地理位置的特殊性 D.阿拉伯帝国的强大【答案】C【详解】阿拉伯帝国位于亚欧非三洲交汇地带,是古代东西方商道的必经之地,这一独特的地理位置为其成为东西方文化使者提供了客观条件,故C正确;东西方交流的加深是结果,不是条件,排除A;阿拉伯人的勤奋善学是主观因素,不是客观条件,排除B;阿拉伯帝国的强大与其充当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使者没有必然联系,排除D。故选C。17.(2020·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两河地区天然无屏障……许多古代民族在此演出一部战争史。北部的大雨加上源头山脉的积雪常引起特大洪水,毁坏农田。苏美尔人……试图通过编制完备的法典来消除各种潜在的冲突。对此解释正确的是A.两河地区依靠对外移民生存 B.法典指《汉谟拉比法典》C.洪水导致苏美尔人对外掠夺 D.地理环境影响政治走向【答案】D【详解】由材料“两河地区天然无屏障……许多古代民族在此演出一部战争史”可知,地理环境影响政治走向,故选D;材料中两河地区的人民是通过战争或编制完备法典的方式解决矛盾,以求得生产空间,而非对外移民或掠夺,排除AC;《汉漠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人制定的,排除B。18.(2020·开原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二开学考试)花剌子密是阿拉伯杰出数学家,他第一个使用包括“0”在内的数码代替阿拉伯原来的字母记数法。这套数码也凭借其著作传入欧洲,后为世界所采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PDF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