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中新课标高三第三次双基检测语文试卷本试题卷分阅读题和表达题两部分,共8页。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并请认真填涂准考证号。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①我们一直说中国乡土小说的黄全年代是鲁迅先生一手实践、一手缔造的。它以深广的历史内容、高超的艺术手法和人性的呐喊,高度凝练地阐释了五四文学精神。这是中国新文学发轫期铸就的现代乡土文学现代性的基石。这样一种写作规范至今不能逾越,其生命力昭示着乡土文学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都是在这一框架中运行的真理。②时代在变,山乡巨变更是毋庸置疑的,但重要的是,旧的乡土中国社会的崩溃所造成的乡土社会中人的文化身份认同已无处可依,新的乡土秩序尚不健全,因此,乡土人在失去土地的空巢里的生活状况应该成为乡土文学,尤其是乡土小说描写的焦点。然而,令人感到沮丧的是,乡土小说反映当下尖锐生活矛盾的作品越来越少了,从历史题材切入的越来越多了,我们当然知道一个机智聪明的作家是要回避什么。所以,当你看到那些皮相描写乡土题材的小说时,只能哀叹百年乡土小说的沉沦。③迟子建曾说:“我们熟悉的乡土,在新世纪像面积逐年缩减的北极冰盖一样,悄然发生着改变。农民工大军一批又一批地离开故土,到城市谋生,他们摆脱了泥土的泥泞,却也陷入另一种泥泞。乡土社会的人口结构和感情结构的经纬,不再是我们熟悉的认知。农具渐次退场,小城镇建设让坎烟成了凋零的花朵,与人和谐劳作的牛马也逐次退场了。供销社不复存在,电商让商品插上了翅膀,直抵家门。这一切的进步,让旧式田园牧歌的生活成为昨日长风。”作为一个带有浪漫主义书写气质的作家,对于日益衰败的田园牧歌的深刻眷恋,成为其乡土文学创作永远不能抹去的抒写内容,当然,这样的抒写可以是颂诗般的浪漫描写,也可以是悲情浪漫主义的长歌抒写,这完全取决于作家审美风格和题材的选择。④我们无法避开的是:面对沉沦的乡土社会如何发出自己的声音,如何选择自己独特的表现方法去还原当下的真实世界,如何给文学的真实性一个满意的答案。⑤当间进科把乡土火学又拉回到一个沉重的话题之中时,我又一次感到了乡土文学的危机感时听在最打着作家和批评家的灵魂。我们能够在历史的、人性的、审美的维度上为乡土文学世界勇献些什久呢?⑥润迹料在列举和检视中外古今,尤其是这儿十年来许许多多抒骂乡土的作家和作品时,访问: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乡土把‘聊斋’丢到哪儿了?”其中之奥妙的确发人深省:⑦“我所理解的(聊斋)的想象和浪漫,不能简单说足孤仙妖异、劝物植物可以幻史为人到人间束,而是《聊斋志异》中非人的人和人的互动、共生和对人的苦难的拯救与抚慰,这才是聊斋的独有和精髓。当格里尚尔一夜之间突成甲虫后,我们看到了埃梅、博尔赫斯、马尔克斯、卡尔维诺们的写作中,东方与西方、现代与古典的相通和相连,也看到了中国的《山海经》《搜神记》《聊斋志异》等,尤其《聊斋志异》的491篇小说中,有一百八十余篇鬼为人,八十余篇弧为人,将近二十篇的其他动物、植物、虫害定为人的‘史形记’。这种东方与西方、古典与现代的‘变形记’,彼此联系的不仅是蒲松龄让幼物武鬼成为了人,卡夫卡们让人在几百年后又返祖成为动物的反怜与文学圆环的对接或对应,更是在这千年的写作中,我们从来都没有断绝过的——文学的不真之真之写作。蒲松龄恣意汪洋地写出了属于他和整个中国文学的不真之真实。而20世纪那些充满探求精神的作家们,在他们诸多的探求中,有一条隐秘的隧道北是不真之真之探求。是这种不兵之真把东方与西方、古典与现代,无形无踪地串联起来了。说今天的文学丢失了聊斋的精神,是说我们的写作除了从生活的经验走向故事的真实,从想象的真实走向文学感受的真实外,我们忘记了还有一条文学的路道是——写作是可以从究全的‘不真’走向兵实的。”(阎连科《乡土把聊斋丢到哪儿了?))⑧阎连科在农村的日常生活里,敏锐地捕捉到了时代巨变中那未变的部分,在小说《黑猪毛白猪毛)中用一个变形故事作放体,再现了现代知识分子的启蒙传统,用黑色幽默的笔触又一次掀起了“鲁迅风”。但这决不是简单的话语重复。当作品的人物已经变成比阿Q还要麻木,还要悲哀,还要可怜,还要不争,还要不幸的“虫鸟”时,人们还能保持那份写作的矜持与阅读的潇洒吗?还能沉潜于纯客观的“零度情感”的冷漠游戏之中吗?说句老实话,阎连科在谈“聊斋”的文学真实性指向的潜台词,仍然是曲不离口的作家人性深处的良知问题,发出的是人性的呐喊。⑨这让我想起了廖润柏的中篇小说《瓦城上空的麦田》。主人公李四是什么?李四深游在城市与乡村之间,他想融入这个高度物质文明的“现代的”都市里去,成为安装在这庞然大物中的一颗小小的齿轮与螺丝钉。但是,这个被物质所麻木了的城市却永远拒绝了他。李四真正看清了这个城市是拒绝亲情、友情和爱情的,尤其是传统的‘乡村情感’只能遭到嘲笑、谩骂与拒斥。廖润柏思考的是:同时失去了城市和乡村双重文化认同的人,该怎样寻找自己灵魂的栖居地。⑩20年过去了,这样深刻思考乡土文学反映生活本质的作家作品还有多少呢?风景画的天空已然失色、我们的作家在画布面前彷徨徘徊,我们将向何处去?(摘编自丁帆《面对乡土,如何选择——从作家对乡土文学的观念视角谈起》)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鲁迅先生以深广的历史内容、高超的艺术手法和人性的呐喊缔造了五四文学精神,也铸就了中国现代乡土文学现代性的基石。B.“炊烟成了凋零的花朵”“与人和谐劳作的牛马也逐次退场”等语言体现了迟子建的浪漫主义书写气质,并流露出悲情色彩。C.阎连科所说的《聊斋》中“非人的人”,可以指狐仙妖异、动植物、鬼神变幻成的“人”,他们与人互动共生,并拯救、抚慰人。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D.阎连科笔下比阿Q更麻木、更可怜的形象能让其他作家打破写作的矜持,让人无法沉潜于纯客观的“零度情感”的冷漠游戏中。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化身份认同可谓一个人灵魂的仰仗。在旧乡土中国社会崩溃,新乡土秩序尚未健全的当下,“李四”仍然具有典型性。B.在当下的乡土小说中,有相当数量的作品仅仅止于皮相描写,既回避触及生活的真相,也回避师尖锐生活矛盾的反映。C.无论是阎连科的《黑猪毛白猪毛》还是廖涧柏的《瓦城上空的麦田》,都在人性和审美维度上为乡土文学世界做出了贡献。D.作者认为“从生活的经验走向故事的真实”与“从想象的真实走向文学感受的真实”均不如“从完全的‘不真’走向真实”。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⑦段观点的一项是(3分)A.迟子建说:“作家命定的乡土只有一小块,但深耕好它,你会获得文学的广阔天地,它就像你名字的徽章,不会被岁月抹去印痕。”B.肯尼斯·克拉克说:“我们可否通过再创造一个封闭的花园来逃避我们的惧怕感呢?不能。艺术家可以逃避战争和瘟疫,但他不能逃避思想。”C.《百年孤独》中连下四年十一个月的大雨冲刷了记忆,使人们忘却大罢工和被屠杀的三千人,作者用魔幻手法反映了人类容易忘却的真实本性。D.在沈从文的乡土文学世界里,自然界的一切都是有灵性的,狗儿理解人,禽兽在做梦,草木能谈吐,大自然的“神性”成为乡土世界沉默的主宰。4.迟子建说“农民工大军一批又一批地离开故土,到城市谋生,他们摆脱了泥土的泥泞,却也陷入另一种泥泞”、请结合文本分别分析此处两个“泥泞”的含义。(4分)5.虽然文章结束时作者发出疑问“我们将向何处去”,但文中仍流露出作者对于乡土文学创作所持的观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文本一:第一个借给我《红楼梦》的人孙犁我第一次读《红楼梦》,是十岁左右还在村里上小学的时候。我先在西头刘家,借到一部《封神演义》,又到东头刘家偕了这部书。东头刘家有兄弟四人,三个在少年时期就被生活所迫,下了关东。家里只留下老大,他娶了一房童养媳妇,算是成了家。老四在将近中年时,从关东回来了。这人走起路来,“蛇摇担晃”,这种姿势,常常引起家长们对孩子的告诫,说这种走法没有根柢,所以他会吃不上饭。他叫四喜,我对他的印象很好。有时,他坐在旷荡的院子里,拉着板胡,唱一段清扬悦耳的梆子,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听起来很是入迷。他知道我好看书,就把他的一郎《金玉缘》借给了我。哥哥嫂子,当然对他并不欢迎,在家里,他已经无事可为,每逢集市,他就抉上他那把锋利明亮的切肉刀,去帮人家卖肉。那把刀,在他手中熟练而敏捷地摇动着,那煮熟的牛肉、马肉或是驴肉,切出来是那样薄,就像木匠手下的刨花一样,飞起来并且有规律地落在肉案边缘。他是远近知名的“飞刀刘四”,现在是英雄落魄,贺时又有用武之地。他尚大的身材,在一层层顾客的包围下,顾盼神飞,谈笑自若。等到集市散了,主人请他到饭铺吃一顿饱饭,还喝了一些酒。他就又挟着他那把刀回家去。在路上,他有些醉了,走起来,摇晃得更厉害了。对面来了一辆自行车。他忽然对着人家喊:“下来!”“‘下来干什么?”骑自行车的人,认得他。“把车子给我!”“给你干什么?”“不给,我砍了你!”他把刀一扬。骑车子的人回头就走,到集市上的派出所报了案。他若无其事地回到家里,当晚睡得很香甜,第二天早晨,就被捉到县城里去了。那时正是冬季,农村很动乱,每天夜里,绑粟的枪声,就像大年五更的鞭炮。专员正责成县长加强治安,县长不分青红皂白,就把他枪毙,作为成绩向上级报告了。他家里的人没有去营救,也不去收尸。一个人就这样究结了。他那邮《金玉缘》,当然也就没有了下落。看起来,是生活决定着他的命运,而不是书。而在我的童年时代,是和小小的书本同时,痛苦地看到了严酷的生活本身。(有删改)文本二:《红楼梦》杂说孙犁清兵的入关,使中国封建社会的阶级关系,发生新的畸形变化。《郎潜纪闻》记载:每年只京城一地,旗人的奴仆,因不堪虐待,自杀身死,巾报到刑部的,就数以千计。其隐瞒不报,或贫病而死的,还不知有多少。这一广大的奴隶群,身价之低残,命运之悲惨,走投之无路,已可见一斑。族人除强占土地、财产以外,还将大量的奴隶,收入他们的府内。这些奴隶,也把他们的社会关系,生活习惯,民间语言和传说,带进宫廷,如此就大大丰富了像曹雪芹这些人的生活知识和语言仓库。雍、乾时期,皇帝限制旗人与汉人文士交接往来,但他们却非要吟诗作赋,写字画画不可。他们不事生产,养尊处优,在中国文化美丽奇幻的长江大河之中,畅游不息。于是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出现了那么多的八旗名士。这一部分人,对于他们面临的现实生活,政治设施,社会现象,有较深的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也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具备一定的表现能力。而曹雪芹无疑是这些人中间的佼佼者。当然,曹雪芹感受最深的,是他本阶级的叙据以及他家庭的突然中落。大家知道,在雍、乾两期,像曹家这种遭遇,是司空见惯的。雍正刻薄寡思,利用奸民家奴,侦察倾陷大臣,用朱批谕旨,牵制封盘,用圣谕广训,禁锢人民思想,使朝野上下,日处于惊悭恐怖之中。曹雪芹面对这种现实,他思考、探讨,并企图得到答案:什么是人生?人生为何如此?他从现实生活中,归站出一个普遍的规律:决定人生命运的,不是自己,而是外界的一种力量。这种力量,有时可知,有时不可知。他痛感身不由主,“好”“了”相寻,谋求解脱,而又处于无可条何之中。在命运的轮转推移中,遭逢不幸,并不限于底下压,也包括那些最上层——高官命妇,公子小姐。曹雪芹的思想是入世的,是热爱人生的,是赞美人生的。他认为世界上有如此众多的可爱的人物和性格,他为他们的不幸,流下了热泪,以至汨尽而逝。只有完全体验了人生的各种滋味,即经历了生离死别,悲欢离合,兴衰成败,贫富荣辱,才能了解全部人生。曾雪芹是知道全部人生的,这就是“红书”上所谓“过来人”。历史上,“过来人”是那
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双基检测 语文
你可能还喜欢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相关推荐
-
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双基检测 理综物理答案
2023-11-15 22:31
10页 -
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双基检测 理综化学答案
2023-11-15 22:31
4页 -
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双基检测 语文答案
2023-11-15 22:31
4页 -
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双基检测 理综生物答案
2023-11-15 22:31
4页 -
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双基检测 数学答案
2023-11-15 22:31
8页 -
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双基检测 英语
2023-11-15 22:31
8页 -
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双基检测 理综
2023-11-15 22:31
12页 -
云南民族大学附属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联考(一)英语答案
2023-11-15 22:32
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