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五文档>基础教育>试卷>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12月)政治答案
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12月)政治答案
格式:pdf页数:3页大小:185.9 K上传日期:2024-12-14 22:59浏览次数:203 侵权/举报

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910答案BDBACCBCDB题号111214141516答案ABDCBD1.B【详解】B:“自然研究家尽管可以采取他们所愿意采取的态度,他们还是得受哲学的支配。”恩格斯的这一论断表明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B正确。A:材料强调哲学对具体科学研究的指导作用,哲学是从自然科学知识中概括出的最一般的结论在材料中未体现,A不符合题意。C:科学家的研究活动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某种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进行的。因此,任何轻视哲学、否认哲学对具体科学研究指导作用的看法,都是错误的、有害的,“摆脱各种理论思维形式的制约”错误,C排除.。D: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那种把哲学看作凌驾于自然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的看法是错误的,D错误。2.D【详解】①④:“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这一观点把花的开与闭看作是由人的意识决定的,是种主观唯心主义观点,①排除,④符合题意。②③:题干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夸大了人的主观精神的作用,并未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②符合题意,③排除。3.B【详解】①:不同时期的社会生活实践,构成了相应时期的电影题材,表明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不存在被反映者就不可能有任何意识的内容,①正确。②:物质决定意识,有什么样的物质对象就有什么样的意识内容,②错误。③: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意识内容的变化就其本质是客观存在的变化,而非人的反映方式的变化,③错误。④:电影题材的变化,是随着社会生活实践的变化而变化的,说明意识内容的变化根源于社会生活实践的变化,④正确。4.A【详解】①③:“采煤机司机身着白衬衫,动动手指就能精准操控位于地下240米的采煤机......工作人员远在千里之外,通过5G网络用手机就能实时查看矿区情况”说明人可以在意识的指导下,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实践改造客观世界,可以运用技术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克服传统采矿局限,①③正确。②: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不能比较哪个联系更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②错误。④:新事物符合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和趋势,新出现的事物不一定是新事物,④错误。5.C【详解】②④:塔中油田的员工一茬接着一茬干,年年在沙地里播新绿,最终成功实现了沙漠绿化,这启示我们事物的变化是从量变开始的,没有量变就没有发展,也说明事物的量变只有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导致质变,②④正确。①:材料强调注重量的积累,未涉及抓住时机促成质变,①与题意不符。③:事物的发展最终是通过质变实现的,单纯的量变不能使事物实现发展,③说法错误。6.C【详解】C:漫画显示,一个人出于好心帮别人打伞,但却遮住了被帮助人的眼睛,给被帮助人带来了麻烦,这启示我们全面把握客观实际,是肯做好事达到积极效果的前提,正确发挥能动性,才能实现由“肯做”到“会做”的转变,C符合题意。AB:材料强调的是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而不是抓住机遇,也未涉及道路的曲折性,AB不符合题意。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D错误。7.B【详解】①④:先行区投石问路的方法属于特殊性,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属于普遍性,先行区投石问路的方法包含着可复制推广的经验,体现了共性和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①④说法正确。②: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先行区投石问路的方法属于特殊性,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属于普遍性,②说法错误。③:材料未体现问题导向,③排除。8.C【详解】②④:依据题意,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这说明实践是不断发展的,任何真理都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②④符合题意。①:真理要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但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因此“超越历史条件的制约”表述不准确,①排除。③:“真理具有反复性”的表述不准确,应该是“认识具有反复性”,③排除。答案第1页,共3页9.D【详解】①: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①错误。②: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未必作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并且这也不是推动“剩菜盲盒”长久发展的要求,②错误。③④:“剩菜盲盒”因省钱、有趣和环保而受到年轻人欢迎。然而,由于盲盒的随机性,消费者难以提前了解产品详情,这可能导致消费纠纷和对食品品质的担忧。“剩菜盲盒”要实现长久发展需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牢质量关,从业者要尊重经济发展规律,合情合理处理食物,③④正确。10.B【详解】①③:《逆行人生》反映了现实生活中外卖员工作的辛酸史,同时也突显了中年人负重前行的残酷现实,引起观众们强烈的共鸣和代入感。这说明人民群众是文化成果的创造者和最终享有者,文化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①③正确。②:材料强调的是文化创作要立足于人民群众的实践,未体现文艺创作要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②排除。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④错误。11.A【详解】①②:《黑神话:悟空》以《西游记》为蓝本,融合中国文化元素。《黑神话:悟空》的大火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提供了新契机。可见,《黑神话:悟空》的大火有利于讲好中国故事,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中华文化的活力,①②符合题意。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对其他民族文化要尊重,③表述错误。④:材料为体现发展文化产业的内容,不涉及发展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④不符合题意。12.B【详解】①③:纪录片《典故里的科学》通过丰富的表现手段让孩子们在娱乐中感受科学和文化,启示我们要通过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也说明创新传统文化的呈现方式,使其与现代社会相协调的重要性,①③正确。②:这部纪录片的创作表现和传播的是已有的文化内涵,而不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补充和完善,②排除。④:对于传统文化要批判继承,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④排除。故本颖选B。13.D【详解】①:抗战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而不是智力支持,①排除。②: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②表述错误。③:抗战精神能够凝聚奋进伟力,不畏艰难险阻,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奋斗,所以民族精神是支撑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支柱,③应选。④: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孕育出伟大抗战精神,早已成为中华儿女的精神底色,薪火相传、历久弥新,说明中华民族精神是在实践基础上形成和不断发展的,④应选。14.C【详解】①:材料强调的是文化交流,本意不是通过对比中法文化,衬托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另外,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①排除。②:中法文化交流有利于世界文化的繁荣,②正确。③:双方百年的文化交流推动了两国文化的发展,③正确,④:外来文化性质有两面,不一定都起推动作用,另外,外来文化也不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动力。社会实践是文化发展的源泉,④排除。15.B【详解】中国通过首倡并举办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推动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构建人文共同体等多种行动,推动各民族文化交流互鉴,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推动多样文明的和平共存,推动世界文化繁荣发展,所以B符合题意。“推动中华文化融入世界主流文化”和“减少差异”的说法错误,A、C排除。我国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而不是展示中华文化的优越性,所以D表述错误。16.D【详解】①:满足人民合理的文化需求,①排除。②④:该主创团队从真实案例取材,并将拍摄地选在华坪女高旁,选用云南当地学生扮演角色,为观众呈现出一部充满人性光辉和时代精神的现实题材佳作,获得市场高度认可,这启示我们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获取创作灵感,也强调要鲜明突出作品的时代特色,体现时代特征、反映时代风貌,②④正确。③: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③排除。17.①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我们要把握好“自然无为和“积极有为”这一对相反相成的矛盾关系,在生态保护修复工作中促使二者相互促进、相互补充。(4分)②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答案第2页,共3页定作用的矛盾则是次要矛盾,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应抓住“自然恢复”这一主要矛盾,同时要兼顾“人工修复”这一次要矛盾,按照生态规律进行生态保护修复。(4分)18.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社会意识促进社会发展。针对我国民生领域存在的短板,中央经济会议提出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从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4分)②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坚持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4分)。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我国GDP的稳步增长,推动民生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从而激发社会生产的活力与创造力。(4分)19.①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自觉遵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农情怀,把个人理想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3分)②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中,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3分)③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中砥砺奋发。(3分)④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3分)20.①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弘扬延安精神,用以滋养初心、淬炼灵魂,汲取信仰的力量,引导人们认识真善美,为人们提供精神指引,提升全民族的文明素养;是国家繁荣振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对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具有重要作用。(4分)②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延安精神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4分)③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弘扬延安精神,树立文化自信,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4分)21.该观点是片面的。①文化交流构成了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文化交融推动文化发展(或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化因交融而丰富)。各国在流行音乐、时尚娱乐等领域的文化交流和文化交融,有利于促进各民族文化发展,也推动世界文化的繁荣,该观点看到了文化交流和文化交融的推动作用,有合理的一面。(4分)②在文化发展中,如果在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的同时,做到了立足国情,坚守本民族文化立场,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就能够形成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并促进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因此,即使文化现象在文化交流中逐渐变得相似,也不会导致文化发展的同质化,该观点有其不合理性。(4分)答案第3页,共3页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WORD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